5月12—14日,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中國園藝學會西甜瓜專業委員會組織20余名國內西甜瓜專家和部分農產品批發市場、知名電商企業負責人,對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的西瓜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在品鑒和走訪后,專家一致點贊“夏邑西瓜真的好”。
夏邑縣位于豫、魯、蘇、皖四省交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縣富硒富鍶土地面積達到138萬畝,擁有發展農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全國聞名的中原糧倉、西瓜之鄉、食用菌之鄉、蛋鴨之鄉、長壽之鄉。夏邑縣種植西瓜有40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近年來,全縣優質西瓜種植規模常年穩定在18萬畝以上,總產65萬噸。“早佳84-24”“美都”“711”等西瓜以其大小適中品質優、皮薄瓤酥口感好等鮮明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全縣現有西瓜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326家,在北京、上海、廣州、鄭州等56個大中城市設立直銷點132個,相關從業人員達12萬人。
多年來,夏邑縣委、縣政府始終把西瓜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產業布局,強化科技支撐,有力推動了夏邑西瓜向更高質量、更高層次發展。如今的夏邑西瓜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科技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成效顯著,“夏邑西瓜”已成為享譽全國的金字招牌。“夏邑西瓜”先后被評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河南省知名區域公用品牌、2024年河南省我最喜愛的名特優新農產品,入選首批《中國農產品品牌索引名錄》,品牌價值達到25.53億元,知名度和影響力逐年提升。
“夏邑西瓜之所以那么好吃,和當地的水土和栽培技術有很大關系。”國際園藝學會葫蘆科分會主席、中國園藝學會西甜瓜專業委員會主任、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多倍體育種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西瓜遺傳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劉文革在品鑒和測糖后表示,“一方水土養一方瓜”,富硒富鍶黃河淤積泥沙地,是西瓜種植的最好土壤。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長、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西瓜品種改良崗位科學家張潔研究員認為,夏邑西瓜早熟早上市的原因是使用了“三棚四膜”栽培技術和數字化管控,科技賦能是早熟主因,高標準的管理是關鍵因素。
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浙江大學宋鳳鳴教授表示,夏邑西瓜個頭適中,味道甘甜,其品質和味道,適合南方人的用果習慣,在南方會有廣闊市場。下一步可以結合當地土壤特質和氣候特點,種植新品種,優化栽培模式,加強病蟲害綠色防控,生產高品質西瓜,引領新消費。
北京新發地市場副總經理趙躍升與2名西瓜采購商在夏邑實地走訪2天,現場簽訂50萬斤西瓜采購合同,他對記者說,現在人重視養生和健康,而官方公布的夏邑西瓜富硒富鍶的特點,也是夏邑西瓜的賣點。
百果園集團采購經理孔維康考察后決定和西甜瓜專家們聯手,在夏邑規模化種植新品種西瓜,為未來西瓜高端市場拓展做出探索。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黃中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