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在甘谷縣八里灣鎮張家坪流域的梯田上,農機轟鳴作響,農技人員穿梭其中,播種機械有序作業,一幅現代農業生產的繁忙畫卷徐徐鋪展。這場春日里的耕種盛景,正是甘谷縣馬鈴薯產業以“芯”驅動變革,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在海拔1800米的甘谷縣八里灣鎮張家坪流域原種繁育基地,大型旋耕機、馬鈴薯一體化種植機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操控下來回作業,起壟、覆膜、膜下滴灌鋪設、點播等工序一氣呵成,在寬廣的梯田上畫下一道道整齊的壟線。今年,當地政府邀請甘肅龍頭種業企業的技術團隊,建立起涵蓋測土配方、科學施肥、機械化作業的標準化生產體系,讓傳統“土疙瘩”插上科技翅膀,400畝脫毒種薯正經歷從“原原種—原種—良種”的“三級跳”。
定西農夫薯園馬鈴薯脫毒快繁有限公司技術員田軍介紹:“此次來到甘谷,我們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還對選種、測土配方、肥料科學配比,以及機械化標準耕作等各個環節全程跟蹤指導,就是要確保青薯9號能在甘谷扎根落戶、茁壯成長。”
甘谷縣這場“從0到1”的種業革命,承載著保障糧食安全與推動產業升級的雙重使命。今年,八里灣鎮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創新采用“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將良種繁育與標準化生產深度融合,全力推動馬鈴薯產業向更高質量邁進。
八里灣鎮副鎮長王治國介紹:“一旦該基地試驗取得成功,預計馬鈴薯畝產可達4000公斤左右。屆時,這里產出的優良原種不僅能充實群眾的‘錢袋子’,還將為甘谷糧食安全筑牢堅實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