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中國大豆進口呈現顯著分化:其中從美國進口913萬噸,較去年同期的496萬噸激增84.1%;而從巴西進口量僅為359萬噸,較去年同期的696萬噸驟降48.4%。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頭兩個月大豆進口總量為1361萬噸,同比增4.4%,反映特朗普上任前(1月20日)美國大豆船貨集中到港。但是交易商預計3月中國進口將回落,因為3月初中國對美農產品加征10%到15%的報復性關稅(大豆為10%),及巴西大豆上市高峰期到來。
據北京德潤林分析,今年頭兩個月美國大豆進口激增的原因在于,由于擔心特朗普當選后(11月5日)加征關稅引發報復,中國買家提前搶購美國大豆,疊加2024年第四季度囤貨,推高了今年頭兩個月的美國大豆進口數據。航運顯示,30多艘美國大豆船正在途中,近半將在中國關稅寬限期后抵港,即將面臨新征關稅。
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劇減,則反映出巴西大豆青黃不接,早期收獲進度稍緩。此外,中國在2023/24年度進口大豆數量創下歷史新高,也使庫存相對充足,促使買家放緩采購,等待巴西新豆上市。
從貿易戰影響來看,3月4日中國對總價值210美元的美農產品加稅,其中大豆10%,將會促使買家轉向巴西大豆。巴西競爭性定價(雷亞爾貶值)進一步削弱美國優勢。
就未來進口趨勢來看,短期內(二季度):巴西豐產大豆有望集中抵港,第二季度進口量可能高達創紀錄的4000萬噸,因巴西對華出口占比高達70%。美國大豆船貨將因關稅成本上升(估計每噸增加45美元)而需求受抑,3月進口或跌至500萬噸(-63%)。
就2025年全年,中國大豆需求預計接近1.1億噸,巴西供貨能力接近極限。如美關稅持續,巴西大豆或占80%份額,而美國出口可能降至1400萬噸(-51.8%),不過中儲糧仍偏好美豆,因其含油率更高。
總體而言,2025年頭兩月中國從美進口數量激增84%、而巴銳減48.4%,主要是受到關稅前搶購與巴西出口淡季所致。從第二季度起巴西豐產大豆將主導供應,美國份額將季節性承壓,關稅戰將進一步壓縮美豆份額。市場應密切關注4月12日寬限期后進口節奏與中美可能進行談判的任何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