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四川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省級輔導員任前培訓班在成都開班。100名省級輔導員參加培訓并領取聘任證書,聘期為2025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
此次受聘的省級輔導員涵蓋了多種服務類型,包括市場營銷類、綠色發展類、法律咨詢類、信貸保險類、財務會計類、質量標準類、規范運營類等,旨在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范發展、質量提升提供多種服務,滿足其發展需求。
據了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省級輔導員從多類人員中選聘。例如農業農村等部門從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業務指導工作的人員;優秀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家庭農場主、社會化服務組織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業鄉土專家、種養能手、農技員;從事農業農村經濟領域研究的專家和學者;能夠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服務的社團組織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等。
“計劃今年組織15次以上專題培訓班,為700多家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提供專業的技能知識和管理培訓。”夾江縣樂天農業機械化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濤告訴記者,他非常榮幸成為全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省級輔導員隊伍中的一員。從事農業十年間,他深刻感受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發展過程中迫切需要專業的指導和支持。作為省級輔導員,他將擔起這份責任,全力以赴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培訓中,省級輔導員參加《開展財務會計輔導提升農民合作社發展能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輔導員工作規程〉解讀》《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涉稅分析及合規化管理》《農民合作社登記與公示》等專題講座。蒙頂山學院執行院長王光遠、四川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秘書長梁金修交流分享了輔導經驗。
農業農村廳要求各位省級輔導員發揮自身優勢,遵循“引導不強迫、支持不包辦、服務不干預”原則,采取定期走訪、上門指導、結對幫扶等方式,當好參謀導師、做好輔導服務,指導和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組織機構,完善民主管理、財務會計、收益分配等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輔導服務,推動和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各類新型主體迅速壯大,已逐步成為保障農業穩產增產、帶動農民穩定增收,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力量。
當前,四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農民合作社達到10萬余個,入社成員408.29萬戶,帶動全省近一半的農戶;家庭農場27萬家,年經營總收入超過710億元。但在實際工作中,還需通過優質的輔導服務,推動其向更加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四川將建立省級輔導員進退評價機制,每年底對輔導員服務數量、服務質量、服務滿意度等進行綜合評價。對工作積極、服務成效好的輔導員進行適當形式的激勵,對工作滯后、服務不到位的,將及時作出退出處理。(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宇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