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生產的“芯片”,是作物增產的關鍵因素。種子處于種植產業鏈的最前端,玉米種子周期波動來自玉米量價變化。玉米下游消費主要有飼用、工業加工、食用及種用四大用途,其中,飼用及工業消費合計占比高達90.31%。玉米種子需求取決于玉米需求,玉米漲價后農戶種植積極性提升,對優質種子需求提升推動種子價格上漲。由于制種與種植不同步,價格變化存在1個種植季的滯后期。玉米種子價格伴隨玉米價格的上漲而增長,隨著玉米價格下跌而增幅變緩。
文章主要談談飼用玉米消費需求減緩,上游玉米種子價格能否淡定?面對市場變化,種子企業又該如何應對?
生豬價格下行(占玉米消費需求的53.78%)對玉米需求的影響及處于上游的玉米種子有影響嗎?2025年,生豬價格預計將繼續下行,全年均價可能在14-15元/公斤,接近行業成本線,養殖利潤或明顯下降,甚至可能出現階段性虧損。由于玉米是生豬飼料的主要原料之一,生豬養殖規模的波動會直接影響玉米的需求量。盡管生豬價格下行可能抑制部分玉米需求,但禽類對玉米的消耗量已超過畜類,且玉米在工業深加工(如淀粉、乙醇等)中的需求也在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生豬養殖對玉米需求的負面影響,因此,對處于上游的玉米種子價格影響不大。
玉米種子價格下降。2024年玉米價格較低,導致種植效益下降,農戶對玉米種子的購買意愿減弱。2025年玉米種子價格普遍出現下降趨勢,部分地區每袋種子價格較去年下降5-10元。這種價格下降主要是由于玉米種植效益低,農戶減少了對高價種子的投入,轉而選擇價格更低的品種。部分種子經銷商為提升銷量,也主動下調價格。
玉米種植面積穩定,種子需求仍存。盡管玉米價格和種子價格下降,但玉米作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預計仍將保持穩定。2025年玉米種植面積預計達到6.64億畝,與2024年基本持平。這表明玉米種子市場仍有穩定的需求基礎,尤其是高產、抗逆性強的優質品種仍受青睞。
政策支持與技術進步推動種子市場。國家對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以及轉基因玉米的商業化推廣,為玉米種子市場提供了新的增長點。轉基因玉米品種在抗蟲、耐除草劑等方面表現優異,預計2025年將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帶動種子企業的量利齊升。此外,數字化農業技術的應用也為玉米種植管理提供了支持,提升了種植效率和種子需求。
市場競爭加劇。玉米種子市場競爭激烈,2024—2025年度供需比達到175%,市場供過于求的形勢依然嚴峻。大型種子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并購整合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而中小型種子企業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這種競爭格局可能導致種子價格進一步下調,但也推動了優質品種的普及。
筆者認為,2025年豬周期的下行趨勢對玉米種子銷售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需求波動和價格下降上,但由于禽類養殖和工業深加工對玉米需求的支撐,以及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的推動,玉米種子市場仍具備一定的穩定性。種子企業需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來應對市場變化,同時抓住轉基因玉米推廣的機遇,提升市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