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公共訴訟專門法院就一起轉基因技術專利費糾紛作出裁決,法院要求拜耳公司暫停針對Intacta RR2 Pro技術的專利費收取,并退還過期專利費16億美元。
01
被判暫停收取轉基因大豆技術專利費
近日,巴西法院要求拜耳公司暫停針對Intacta RR2 Pro技術的專利費收取,并退還過期專利費16億美元。
目前這一裁決為一審判決,拜耳表示將提起上訴。拜耳在聲明中強調,Intacta RR2 PRO®技術在巴西境內外仍受多項有效專利保護,公司現有商業模式包括檢測和收費系統將繼續維持。
據了解,本案源于馬托格羅索州大豆和玉米生產者協會(Aprosoja-MT)提起的集體訴訟。法院認定,涉案兩項專利的有效期分別為2020年12月12日和2018年3月3日。按照裁決要求,拜耳需退還專利到期日后收取的費用,并加計通貨膨脹調整和利息。
Aprosoja-MT估算,涉及退款總額約達100億巴西雷亞爾(約合16.18億美元)。今年3月,巴西聯邦最高法院已就農戶獲得退款的權利作出認可,并將案件發回馬托格羅索州審理。
Aprosoja-MT表示,此次判決不僅維護了農戶權益,尤其是中小規模經營者的利益,同時也彰顯了知識產權的社會功能,即專利過期技術應當讓全產業鏈受益。該協會近期還就相關收費行為向CADE(經濟防御管理委員會)提出質疑,認為特許權使用費征收限制了競爭并損害了大豆種植者的經濟利益。
02
2018年與巴西大豆生產商打專利戰
2015年,巴西政府允許陶氏益農巴西公司利用Intacta RR2 PRO®技術的許可。孟山都(拜耳)擁有該項技術的專利權,孟山都(拜耳)并未將該技術獨家授權于陶氏益農,但允許其對含有Intacta RR2 PRO®技術的大豆品種進行測試、研發、商業化及生產。
據悉,這一技術科為大豆帶來耐草甘膦及某些害蟲的特性。據孟山都(拜耳)介紹,RR2 PRO®能為大豆作物帶來對抗幾種主要病蟲的優異防護,除了棉鈴蟲(Helicoverpa armigera)和玉米莖蛀蟲(Elasmopalpus lignosellus)以外,還包括大豆夜蛾(Anticarsia gemmatalis)、大豆尺蠖(Chrysodeixis includens)、蚜蟲(Heliothis virescens)。
2018年,巴西戈亞斯州立法院駁回了拜耳將Intacta大豆種子技術授權給種子生產商Talismã的請求。Talismã目前正在尋找企業“回春”的途徑,而收購了拜耳曾請求法院采取公正的措施維護其應有的權利。
針對陷入財務困境的巴西種子企業而言,法庭首次以這樣的決議推遲企業繳納稅款。此外,拜耳還未能成功保護其技術的知識產權。
2018年7月,巴西法院要求拜耳在當地的分支機構繳納Intacta RR2 Pro的稅款,在此期間,拜耳與巴西大豆生產商打起了專利戰。
“拜耳試圖推遲簽署授權協議,以就Talismã復蘇一事談判更加優惠的條件。”企業律師Daniel Amaral表示。他認為若Talismã擁有使用Intacta技術的權利,該企業將能夠經營自己的業務,整改企業運營,并付清4900萬美元的債務。Talismã持有拜耳的債務達4000萬美元,是最缺乏擔保的債權人。
03
拜耳去年虧損近30億歐元
拜耳擁有處方藥、作物科學和健康消費品三大事業部。2023年公司出現虧損,營收達476.37億歐元,同比下滑6.1%,虧損29.41億歐元。
作物科學是影響公司業績的關鍵。從財報來看,2023年的業績下滑主要是受作物科學事業部的除草劑業務銷售下滑影響。作物科學事業部的總體銷售額下降了3.7%(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為232.7億歐元。主要原因系草甘膦產品的價格因仿制品價格下降而大幅下跌,導致除草劑業務銷售額下降26.0%。
在2023年虧損29.41億歐元之后,拜耳就將公司重組計劃提上日程,今年第一季度就減少了1500個職位,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為管理崗。公司高管在近日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制藥商業化部門的裁員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初基本完成。
拜耳曾表示,公司正在評估將消費者健康部門或作物科學部門分拆,也考慮到其他選擇,包括將公司一分為三,但最終排除了這種可能。包括強生、葛蘭素史克、默沙東等在內的同行,近年來紛紛選擇分拆旗下消費者保健業務部門,以更加聚集于制藥主業。
來源丨農財君綜合整理自世界農化網、 食品世界、新京報等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