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制種玉米作為種子生產的專有品種,對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3-2024年度,全國新產玉米種子17.5億公斤,同比增加3.9億公斤、增幅29%。與近5年平均水平相比,增加7.05億公斤、增幅67%。在供求總體態勢上,供需比達167%,屬于供大于求偏重。2024—2025年度玉米種子供需形勢不容樂觀,供需比達到175%。10月30日,在第二十一屆全國種子雙交會上,全國農技中心種業監測處發布了2025年農作物供需形勢,雜交玉米種子供大于求,競爭更加激烈。雜交玉米種子供需形勢:新產種子17億公斤,加上季有效庫存5.4億公斤,總供應量22.4億公斤 ,總需求量12.8億公斤,預計期末余額9.6億公斤,供求總體態勢:供需比175%,供大于求,意味著有三分之一的種子成為了庫存。
2023年隨著秋收糧價的持續走低,市場陷入巨大的分化,種業已成為紅海中的紅海,種子企業庫存高企,競爭加劇,制種企業也遭遇行業“寒冬”。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它不僅關乎農戶收益和駐 地農業經濟發展,更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石。隨著現代農業的加速推進和種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伊犁州農作物種業也面臨著諸多機遇和挑戰。
新疆伊犁的玉米制種業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而聞名,當地行業內多位人士透露,“降低成本、保障制種產業健康發展成為2025年工作核心。”種子價格在高企的生產成本下回落,驅動玉米制種、代繁產值進一步回歸理性。
2024年,伊犁的玉米制種面積雖有所萎縮,但產量依然理想。新一季種子銷售已開始,市場競爭預計將更加激烈,種子價格普遍下降已成定局。昌吉地區部分制種業務因水資源等問題遷移至伊犁,而兵團和察布查爾縣的制種業務也因土地面積有限而部分流轉至地方。伊寧縣的制種面積快速增加,但土地價格高企仍是一大挑戰。據了解,伊寧縣目前的土地流轉價格仍在1500元左右,有業內人士認為,明年春季將回落至1200元左右。

早前,在伊犁長期從事玉米制種的業內人士曾發出兩個預警。目前,這兩個預警正在顯現:
一個就是關于土地,有一部分高標準農田會回歸小農戶。為什么會這樣呢?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2023年,伊犁玉米制種核心區地價能達到1700元以上,而到了2024年3、4月份,整個掉到了1400左右。農民肯定會不愿意的,他們會去找村里理論,“憑什么我之前流轉出去的價格高,現在卻這么低呢”。農民說我就自己種吧,所以2024年出現了一些高標準農田的大田玉米托管,及一些小農戶自己種地。
第二個是關于2024年秋天的情況。當前,我們發現更多制種無法順利調出。種子公司出現拖欠農民款項的現象,且這一問題正在逐步顯現。原因在于種子賣不出去,也拉不走,主要是銷售市場不暢。從種子協會對各家企業的電話回訪來看,很多企業新季代繁與生產的種子調運緩慢。同時,伊犁還發生了部分制種農戶未拿到抽雄費的情況,背后反映出行業管理問題,這與協會息息相關,涉及協會的準入機制、企業的能力以及誠信等方面,影響下一年度制種信譽和農戶積極性。
2025年,伊犁玉米制種面積?畝保值?付款方式?保障制種產業健康發展的具體策略和措施?
大田玉米的價格走勢與玉米制種息息相關,業內專業人士認為,大田玉米價格終將回歸理性,不會再是一路高歌猛進。同時,面對供過于求嚴重態勢,建議首先是做好規劃,2025年不要再增加面積,將規模控制在現有基地之內,以總體規模倒推到各鄉鎮,確定具體任務布局,實現規劃合理、協調穩步發展。同時他表示,據預測,2025年,伊犁玉米制種面積80萬畝左右,畝保值回落到3600元左右。
盡管伊犁適合玉米制種的地塊,不缺水,土肥條件好,自然稟賦優勢獨特,州直至少有200萬畝以上,制種面積分布廣、散。當前伊犁河谷屬于地多訂單少,但是能種200萬畝嗎?肯定不現實。作為全國玉米制種的優勢區,伊犁的土地資源完全可以滿足各制種企業、代繁戶的需求。鑒于土質條件,可以將土地分為兩類:一等地和二等地,設置兩個標準。一等地側重于玉米制種;二等地可定量考慮。在滿足大田玉米對土地流轉價格要求的基礎上,按這一方式進行,符合“地價穩定,百業興盛”的產業化發展思維。
今年最難的可能是農民了。部分人種植賠錢了,養殖也賠錢了。目前許多鄉鎮都想在年前趕緊把土地流轉出去,畢竟農民缺錢,需要趕緊過冬。該如何解決?土地流轉。業內人士建議:可以先付錢,不定價。將價格確定的時間放到2025年2—3月份,先把地塊確定到選中的企業,然后由企業先付一部分款。到2025年制種訂單確定,以2024年制種成本返推,確定土地流轉價格,這樣權衡可以得到平衡和統一。

(來源:種業科技大廈)
10月18日伊犁州召開黨委工作會議指出,“要完善現代農業‘三大體系’,振興種業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三大體系”:生產體系是基礎,經營體系是路徑,產業體系是目標。比如:伊寧縣曲魯海鄉一位合作社帶頭人馬合木提江,2024年接近經營 2萬畝地,其中 1萬畝地是搞生產托管。生產托管有個好處就是不確定價格,進行合作經營。到了秋天,收益多就多分,收益少,企業也會兜底,不會讓農民吃虧。所以2025年大田玉米和玉米制種,生產托管是一個機會。因此,應該在經營體系的模式上推行實施生產大托管,保證土地流轉價格的穩定性和合理性。再就是要以龍頭企業帶動,保證駐地建廠企業重投的需求,在穩定基地、享受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優先、優惠待遇一定要落地,這樣伊犁玉米制種產業必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