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至5日,2024年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會暨全國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工作總結會在南昌召開。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楊海生、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黨委書記張曄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作農作物育種創新最新動態報告。重慶作為五個典型省市之一進行交流發言,同時我市查處試驗主體、嚴格同一生態區引種備案、建設品種信息平臺三項舉措被通報表揚。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品種管理力度,緊盯品種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環節,強化制度建設、過程管控、監測追蹤、清理整頓四項舉措,加快優良品種選育推廣應用,為保障全市糧食安全提供了高質量的品種支撐。一是審定品種質量不斷提升。新修訂水稻、玉米和大豆品種審定標準實施后,2024年品種審定通過率下降到36%;審定品種在品質、產量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優質稻占比超50%,水稻、玉米品種試驗平均單產分別達592、599公斤/畝,較五年前分別提高了30、26公斤/畝。二是當家品種躋身全國前列。慶油3號、康油3號、西園四號、秋實1號四個品種入選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2023年),慶油3號、艷椒425、中柑所5號三個品種入選2024年全國農業主導品種,慶油3號、慶油8號、西園4號三個品種再次躋身全國十大品種,推廣面積分列全國第2、第9和第4。三是稻油品種結構持續優化。全市糧油優質率進一步提升,2024年全市水稻優質率達79.8%、雙低高含油油菜品種占比83.61%,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