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玉米灌漿期是產量形成關鍵期,8月田間怎么管?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8-11  來源:商丘市農林科學院  瀏覽次數:444
 

      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經濟作物之一,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種植面積,8月份大部分玉米處于灌漿期階段,是玉米籽粒形成的關鍵期。玉米授粉結束大約兩周之后一直到玉米成熟,大約需要7周左右的時間進行灌漿,在這段時間里,玉米的營養生長基本停滯,主要是生殖生長。玉米籽粒是否飽滿,產量是不是高,這個時期的科學有效管理尤為重要。很多種植戶對于玉米灌漿期管理不到位,導致玉米的結穗不理想,常常出現結穗不結粒、禿尖、籽粒稀疏等情況,大多是由于玉米灌漿期疏于管理而導致的。

      那么,玉米灌漿期究竟要怎么管理,才能保持玉米植株健壯,促進籽粒迅速灌漿、充分灌漿、達到籽粒飽滿,最終獲得豐產豐收呢?

      一、保護葉面、根系,做好水肥管理

      玉米進入灌漿期,營養生長基本停滯,玉米正式進入生殖生長階段,這個時期葉片制造的營養,根系吸收的養分,都是用來生長玉米籽粒。但是,這一階段玉米根系吸收營養,葉片制造光合物質的能力在逐步降低,所以這時期,要注意保護好葉面,避免葉片早衰枯萎,促進根系正常生長,盡力保持根部正常吸收營養的能力。灌漿期的主要目標就是要保根、保葉、防止葉片早衰,促使玉米穗粒多、粒重,以獲得高產。

      玉米灌漿需要大量的水分,必須保持土壤濕潤,不宜過于干旱。有的地區經常降水,不用擔心缺水。但有的地區長期無雨,這時就會出現土壤水分缺乏,進而導致田間干旱的情況,影響到玉米正常灌漿。有條件的地方,有必要進行澆水。在水分適宜的情況下,需要補充肥料,預防玉米出現早衰。另外,這個階段一定要注意,禁忌大水大肥,雖然玉米灌漿期澆水增肥是增加產量、保障豐產豐收的關鍵,但是注意不能投入過多,否則就會導致玉米貪靑晚熟,影響產量。

      二、加強田間管理

      1、隔行去雄

      隔兩株去一株或隔兩行去一行的雄花,可使異花授粉率提高而增產約5%~10%,是提高產量的一項重要措施。去雄應在天花抽出約1/3~1/2時將其抽拔掉扔于田外。一般隔株去雄較隔行去雄效果好,因隔株去雄使去雄株的前后左右均為未去雄株,增加授粉機會;另外,田邊地頭的植株不要去掉雄蕊,以免影響授粉。

      2、全田去雄

      玉米雄花散布花粉,15天后花粉散完,可視情況將雄花從莖稈去除,扔于田外,減少資源爭奪。

      3、拔除空稈

      由于品種特性或留苗過密,有的是玉米在根際長出1~2個分蘗,長不出棒子,這些空稈與分蘗均應拔除,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肥料消耗,利于植株正常生長發育,促使大穗大粒的形成。

      三、及時防治病蟲害

      玉米灌漿期的主要病蟲害有小斑病、彎孢霉葉斑病、褐斑病、銹病、三代玉米螟、蚜蟲、粘蟲等。彎孢霉葉斑病用烯唑醇或戊唑醇噴霧防治;褐斑病、銹病可用唑醚·氟環唑噴霧防治;三代玉米螟用氯蟲苯甲酰胺加阿維菌素防治;蚜蟲每畝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蟲嗪防治;粘蟲用菊酯類、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防治。總體來看,在玉米灌漿期,可以用30%唑醚·戊唑醇懸浮劑20毫升+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0毫升+99%磷酸二氫鉀150克+0.01%蕓苔素內酯可溶液劑10毫升,兌水15~20公斤均勻噴霧,可有效預防玉米螟、銹病、大小斑病、黑穗病等多種病蟲害,還能預防植株早衰,補充葉面營養,促進籽粒灌漿。使籽粒更加飽滿,千粒重增加。

      四、適時收獲,可以適當晚收

      只有適時收獲,才能豐產豐收。適時收獲,一般是當玉米苞葉干枯松散,籽粒變硬發亮,乳線消失,基部出現黑色層時,即為完熟期。一般品種要到10月1日左右,即成熟后45-50天才能達到標準。此時,收獲產量最高。玉米收獲過早,會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的提高,因此在生產上若不影響種麥,應盡量晚收,延長灌漿時間,收獲時間每推遲一天,千粒重平均每天提高2~3克,籽粒產量平均每天增加5~6公斤/畝。因此,在不影響下茬小麥正常播種的前提下,應盡量推遲玉米收獲期。該項技術不增加任何成本投入,且增加千粒重,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效果顯著。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