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畝產607.2公斤 增產率10.7%
重慶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綜合技術解決方案通過驗收
7月28日至29日,重慶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綜合技術解決方案集成示范與推廣項目在開州區臨江鎮新壩村接受專家組驗收。現場測產結果顯示:通過良種、良法、良技的集成運用,玉米平均畝產達到607.2公斤,比對照田塊增產58.5公斤,增產率達到10.7%。
近年來,在通過耕地擴面穩糧增糧空間越來越小的情況下,重慶啟動了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確保糧食安全。“大面積提高單產,需要綜合考慮品種、種植模式、種植技術等多種因素,需要集成整體解決方案。”項目負責人、市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市農科院玉米所副所長柯劍鴻說。
在新壩村示范片,項目篩選了高產品種“渝單59”進行了多種試驗。在種植方法上,進行了不同密度的栽植,尋找產量最大化的種植區間;在田間管理上,增設了水肥一體化設施,配套無人機飛防技術,提高管理水平;在種植機械化上,試驗了中型、小型收獲機的不同適應性。
28日,測產專家組選取3個代表性示范田塊實地測產,畝產分別為597.6公斤、618.9公斤、604.9公斤,平均畝產607.2公斤。對照田塊按照傳統種植方法,畝產為548.7公斤。
“按照平均畝產算,畝均增產58.5公斤,增產率10.7%,達成了項目增產10%的目標。”專家組一致認為,開州區臨江鎮新壩村該項目示范片增產顯著,效果明顯。
柯劍鴻表示,在這套集成技術中,高標準農田改造是基礎,良種是關鍵,適度增密、水肥一體化、滴灌補墑、耕種管收農機化生產是必要技術。接下來,項目組將把這套集成技術形成方案發放給種植戶參考,助力全市玉米穩面積、增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