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天津市對口援建黃南州高原鮮食玉米種植示范基地
一排排玉米植株長勢喜人,翠綠的葉片盡情舒展……眼下,在位于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隆務鎮加毛村的高原鮮食玉米種植示范基地,農戶們滿懷期待,憧憬著豐收時刻。
作為天津對口援建的重要產業項目,記者近日在同仁市采訪時了解到,高原鮮食玉米種植示范基地于今年4月投用,占地面積為500畝,集糯玉米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
“一直以來,同仁的主要種植作物是黑青稞,但它的經濟價值并不高,所以我們想尋求一種高附加值的農作物,一來增加村民收入,二來改變黃南州農業種植結構單一的現狀。”天津援青干部、黃南州農牧局副局長楊青松告訴記者,他們調研發現,鮮食玉米口感好,這幾年市場需求增大,而黃南州的氣候和土壤頗有優勢,完全可以引進鮮食玉米品種。
村民們得知這一消息,都很支持。就這樣,黃南州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同仁市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承擔起該基地的機械選用、良種引進等任務;天津援青前方指揮部“牽線搭橋”,邀請天津農學院“智囊團”提供技術指導,天津相關企業負責搭建銷售平臺;與此同時,當地合作社發動農戶參與進來,分工協作。
“目前,玉米植株的高度有1.6米,再過2個月,就該收獲了。拿一畝地來說,保守估計,能結3300根玉米棒,除去成本,收入在4000元左右,大約是黑青稞收入的5倍。”黃南州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任海萍介紹,收入多了,合作社分紅也隨之增多,紅利將惠及更多村民。
采訪中,天津農業農村委組織一批農產品銷售企業走進高原鮮食玉米種植示范基地實地察看。不少企業代表現場就下了訂單,將在10月份集中收購,助高原鮮食玉米走下高原,擺上津城市民的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