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水稻抽穗揚花的季節,水稻制種也迎來“趕花”授粉關鍵期。連日來,東坡區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為雜交水稻進行人工授粉,有效提高雜交水稻制種結實率和產量,為糧食豐產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7月19日,在東坡區復興鎮高塔村雜交水稻制種基地,陣陣稻香撲鼻而來,“趕花人”手拿繩索,兩人一組,一人一頭,穿梭于綠色稻穗海洋,不斷掀動稻穗,激起層層綠色浪花,將父本的稻花花粉揚起,傳給母本稻花進行授粉,使母本結籽壯籽。同時,新型“趕花人”手拿遙控器,操作無人機不時從稻田上空掠過,掀起陣陣稻香,將花粉揚起,完成水稻授粉。
“水稻的揚花期很短,約為7天,而且每天的水稻花粉盛發期也只有上午10點到11點之間,天氣晴好的情況下才能‘趕花’。”制種大戶李兵說道,今年他承包了1000多畝地用來水稻制種,這兩天他正趁著天氣晴好“趕花”授粉,同時利用新技術無人機“趕花”,省工又省力,“這樣精準的授粉可以提高水稻的結實率,增加產量,預計今年每畝能達到300斤。”
近年來,東坡區因勢利導,利用中央財政制種大縣獎勵資金,重點建設種子烘干加工倉儲中心、新品種選育基地、全程機械化制種示范基地、標準化制種基地等,打造東坡區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示范片區,推進制種研究,聚力品種優質化,持續推動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建成雜交水稻材料鑒定評價及育種基地100畝,水稻制種面積回升穩定在2.97萬畝以上,可達500-600元/畝的純利潤。同時,全區全面推廣“良種+精種+高產”減肥增效技術,讓農田中的水稻結出“金種子”,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繪就鄉村振興好“豐”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