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小麥正處于灌漿高峰期,為了觀摩新品種、學習新技術、了解新裝備、交流新經驗,促進全市小麥單產提升,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于5月27-29日組織召開了現場觀摩會,10個小麥種植區技術人員、種植戶150余人參加,觀摩會取得4方面效果。

了解新品種特征特性,促進推廣應用
2024年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在北邊的順義和南邊的房山,安排了近三年審定的11個新品種展示田,每個品種種植不少于10畝,一南一北從接近大面積生產田尺度評價品種生長發育進程、產量因素特點、抗寒抗旱抗病性能,綜合評價品種生育期、豐產性和抗逆性,并將展示田作為農戶看禾選種的試驗田,讓大家觀摩了解各品種田間長勢,遴選適宜大面積推廣的品種,推動我市小麥品種更新換代,助力單產提升。
觀摩現場,市區技術人員詳細介紹了各品種的特點及適宜種植地塊,11個品種都是北京市及國家審定的適宜北京地區種植的強冬性品種,但各品種粒色有紅有白、株高有高有低、分蘗成穗有多有少、穗子及籽粒有大有小、成熟期早晚各異,有的品種適宜高肥水栽培,有的比較耐貧瘠地塊種植,農戶要根據自己種植面積多少、地力水平高低,因地按需求選擇適宜自家種植的品種。南北對比觀摩,使農戶全面了解了各品種表現,為秋播選擇適宜品種奠定了基礎。

觀摩新技術應用效果,提高技術到位率
今年北京市主推“冬小麥精準肥水調控高產栽培技術”。該技術被列為2024年北京市農業主推技術和京津冀協同發展農業主推技術,核心內容包括“整地播種質量提升、鎮壓澆水保苗越冬、因苗因墑因天促控管理、噴灌水肥一體化和一噴多用”5項關鍵技術。為了觀摩技術應用效果,與會人員觀摩了房山區竇店鎮竇店村北京市小麥高產攻關田、周口店鎮婁子水村、竇店鎮蘆村和懷柔區橋梓鎮平義分村的高產示范田,這些地塊嚴格落實上述5項技術,田間穗足、穗勻、穗大,一片豐收景象。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介紹:竇店村的高產攻關田,通過澆底墑水、精細整地、窄行勻播技術應用,苗全、苗勻、苗壯;冬前積溫高生長量大,出現了旺長趨勢,春季因苗管理上采取了返青控、拔節促的管理方法,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促進分蘗合理兩極分化,構建了足夠的群體,防止了倒伏的發生,在一噴三防的基礎上,將增加噴施磷酸二氫鉀,提高粒重、增加產量,單產有望再創新高。房山婁子水、蘆村和懷柔平義分村在狠抓播種質量的基礎上,都引進了水肥一體化裝備和技術,返青、拔節兩次肥水管理,加上兩次次一噴三防技術應用到位,后期增噴葉面肥,目前田間穗足,麥田很干凈,青稈綠葉,長勢喜人,預計較上年畝增產50公斤以上。這些高產田取得的效果,主要得益于新技術落實到位。
觀摩新裝備,農機農藝融合提升單產
七分種,三分管,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程度高,新的農機裝備是助力單產提升的重要幫手。為了進一步擴大帶動力驅動耙的高性能復合型小麥播種機的普及應用,此次觀摩會邀請了農機生產廠家現場介紹展示。廠家技術人員詳細介紹了播種機的性能優點、工作原理、作業效率及播種效果等,使大家深入了解了新型播種機,房山竇店蘆村的一家合作社當場與廠家達成購買2臺播種機的意向。觀摩會將促進我市新型農機裝備的更新應用,提升播種質量,農機農藝融合助力為單產提升。
學習典型經驗,激發種糧積極性
此次觀摩的幾個高產典型,主要經驗包括5個方面,一是高度重視,竇店村和婁子水村是村集體經營,蘆村和平義分村是合作社和企業經營,這些主體都非常重視糧食生產,配備專人負責技術落實,環環相扣抓糧食生產,目的就是高產高效。二是積極學習,每次市區組織的培訓、觀摩,他們都積極參加,平義分村的王志明還組織合作社的社員到全市最高單產紀錄的竇店村學習取經,將竇店的先進技術引進應用,促進了生產水平的提升。三是更換品種,通過之前的學習觀摩,高產戶積極引進中麥886、農大3486和輪選266等優質高產新品種,從品種上保障了單產提升。四是落實技術,積極落實整地播種、保苗越冬、因苗管理、一噴三防和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實現了田間穗多、穗大、粒飽的景象。五是更新裝備,三家種植戶都引進了動力驅動耙復合播種機,播種質量較上年顯著提高;安裝了水肥一體化裝備,實現精準施肥澆水;平義分村還購買了自走式鎮壓器、破板結機等新裝備,增強了抗逆生產的能力。上述典型經驗的觀摩學習,將進一步激發農戶多種糧、種好糧的積極性,助力全市小麥單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