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湖北省農業科技“五五”工程暨小麥種業高質量發展現場觀摩與研討會在湖北老河口市成功召開,本次會議聚焦“種業科技創新、優質麥產業發展”。會議由湖北農發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彭波主持,省農科院院長游艾青,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李宗友出席會議并講話,老河口市委書記曹祖金出席會議并致辭。

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湖北農發種業集團承辦的湖北省小麥新品種集中展示基地和集團新品種“墾麥58”、“鄂麥007”、“濮麥8062”的示范現場,參觀了湖北鄂科華泰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鄂麥590”種業基地現場。

“墾麥58”“鄂麥007”“濮麥8062”“鄂麥590”等品種在田間表現優勢突出,與會人員駐足觀摩,氣氛熱烈。

會上,湖北農發種業集團董事長丁輝俊,從科企合作、基地提升、市場推廣等方面介紹了公司小麥種業發展現狀,發布了公司當前主導小麥、大麥新品種及大品種種糧一體化市場推廣計劃,會上湖北農發種業集團與湖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簽訂了《墾麥58小麥新品種戰略合作協議》,該品種轉讓價格2000萬元,刷新了湖北省小麥單品種轉讓價格新紀錄。
湖北鄂科華泰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崔登維介紹半冬性優質高產小麥品種推廣計劃,省農科院糧作所副所長朱展望介紹了湖北小麥育種進展及成果。

會上,湖北省糧食儲備有限公司、湖北農發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湖北農發種業集團有限公司、鄂科華泰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訂種糧一體化合作協議,協同推動優質抗病小麥新品種轉化落地和大面積推廣應用,助力全省小麥種業高質量發展。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李宗友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現代種業產業鏈建設,省級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種業發展,希望各單位繼續在小麥品種育繁推、小麥產業發展、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等方面共同發力。他強調,湖北農發種業集團作為湖北省屬的國有種業集團,要加大與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選育小麥優勢大品種,推出系列類似“墾麥58”的好品種;要發揮國企擔當,不斷推動小麥種業邁上新臺階;要建設大基地,打造國家級小麥良種繁育基地;要堅持大推廣,助力培育出的大品種產生大效益;要開展大聯合,共同做大做強小麥產業。

湖北省農科院院長游艾青總結發言指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小麥是我省糧食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種優則糧豐,加快培育推廣生產急需的小麥自主優良大品種,特別是豐產抗病品種,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墾麥58”是省農科院糧作所最新育成的含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1的突破性小麥新品種,高產栽培條件下具有畝產700公斤以上的潛力,實現了赤霉病抗性和產量的協同改良。省農科院與湖北農發集團開展深度合作,定向培育和合作開發大品種,推動小麥種業創新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為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注入新動能。
他強調,下一步,要組織省內優勢科研單位開展聯合攻關,綜合應用現代育種技術,培育出抗赤霉病、產量高、品質優的突破性新品種;要針對湖北小麥赤霉病頻發態勢,依托“五五”工程、小麥單產提升、專家大院、先行縣等項目實施,加強“墾麥58”等抗病品種推廣,綠色高效藥劑應用,提升全省小麥赤霉病防控水平;要加強與小麥種業、生產、加工企業的深度合作,讓更多先進實用科技成果在企業轉化應用,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輻射帶動力,通過多方聚力推動全省小麥產業高質量發展。

省農業農村廳、省經信廳、省農科院、湖北農發集團、襄陽市、老河口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國家及省級小麥單產提升項目縣(市、區)農業農村局和農技推廣中心負責人,相關農業科技專家大院、先行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種子生產和加工企業代表,有關媒體等共600余人參加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