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優質種薯生產助農增收
正值繁忙的春耕備耕時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的種薯企業——內蒙古旭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里,工作人員正在無菌車間進行擴繁工作。一株株馬鈴薯脫毒苗的綠色嫩芽在玻璃瓶中茁壯成長,經過脫毒處理的優質種薯最終會銷售到種植戶手中。
“我們從每年的10月份就開始繁育脫毒苗,到第二年4月底將脫毒苗移栽到防蟲網棚里,在防蟲網棚里經過一年的生長周期成長為原原種;原原種還要在倉庫里面儲存一年時間才能擴繁到繁育原種的大田中;再繁育一年出原種,之后還需要經歷一年的時間才能面向廣大種植戶銷售。從一株脫毒苗到銷售給農戶的種薯,整個過程需要三年半到四年時間。”公司儲運部經理云夢達介紹。
內蒙古旭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每年能生產脫毒苗4000萬株、微型薯8000萬粒,生產各級別優質種薯6萬余噸。公司庫房里,不少工作人員正熟練地把種薯分揀出庫,一輛貨車正在進行裝車,即將滿載種薯銷往山西省。
在園區的接待室,武川縣耗賴山鄉大前地村委會西坡自然村村民周華前來購買種薯。從公司2018年成立以來,周華每年都要來這里購買種薯,為春耕生產作準備。他說:“今年我買了9噸‘旭豐15號’馬鈴薯,能種100多畝地,一畝能產3噸左右馬鈴薯,水肥跟得上能產5噸左右。”對本地種植戶,企業給予優惠政策,附近的村民、種植戶購買種薯,平均每斤便宜3毛錢左右,一噸便宜600元左右,降低了種植成本,村民們有更好的收益。
農民對于優質種薯的認可離不開種薯產業的發展。記者從呼和浩特市農牧局了解到,呼和浩特市現有4家馬鈴薯制種企業,每年馬鈴薯制種面積保持在8000畝左右。據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特色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曹春梅介紹,優質種薯不光能夠增產增收,由于不攜帶病菌,可顯著降低田間病害的發生頻率,進而大幅減少農藥的施用量,極大地降低了農民的種植成本。她表示:“在銷售過程中,那些品質優、品相好的高產品種往往能夠賣出更高的價格。同時,當這些品種經過深加工制成薯條、薯片等產品時,損耗率相對較低,更能獲得市場的青睞,從而創造更為可觀的經濟回報。”
呼和浩特市海拔基本在1000米以上,產區≥10℃的有效積溫在1800℃-3000℃之間,無霜期100-140天,自然降水規律與馬鈴薯需水規律基本吻合,有利于農作物干物質的積累,生產的馬鈴薯品質優良,淀粉含量高,含粉率在16%-18%。與全國其他省區相比,呼和浩特產區內嚴重危害馬鈴薯的病害較輕,真菌、細菌病害也比較少,馬鈴薯種薯及商品薯質量上乘,在全國馬鈴薯生產中占有較大優勢。據農情統計,2023年呼和浩特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為68.56萬畝,產量77.45萬噸(折糧后15.49萬噸)。2024年預計種植馬鈴薯約70萬畝。今年與馬鈴薯種植相關的工作中,呼和浩特市重點打造馬鈴薯單產提升示范區,建設馬鈴薯單產提升示范園區和優質高效增糧千畝示范區,重點推廣優質高產抗病專用品種及馬鈴薯高壟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提升水肥一體化應用水平,科學控肥控藥控水,支持旱耕地種植優質馬鈴薯,帶動增產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