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資電商發展迅速,網絡銷售農資違法問題日益突出,網絡舉報投訴成為農業執法重點關注問題。廣東省佛山市通過嚴格落實經營許可制度、有獎舉報制度、網絡監督抽查等方式,嚴打網絡違法經營農資行為。近3年,佛山市農業農村部門收到投訴舉報網絡經營的案件線索達300多宗,問題集中反映為標稱農藥獸藥、網絡售假、標簽不規范等違法行為,規范農資網絡銷售行為,整頓網絡經營市場秩序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佛山市按照“市級監督指導,區級辦案為主”的責任分工,通過市區聯動、上下銜接機制,2023年共立案處罰網絡投訴案件24件,罰沒款16.18萬元。
把好源頭關,嚴格落實經營許可制度。2022年起,佛山市組織開展網上經營農資單位全面排查,重點檢查互聯網經營者是否在其互聯網首頁或者從事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信息。要求從事線上經營的種子、農藥、獸藥經營單位,必須同時有線下實體店,必須具備并保持線下經營條件,發現不再具備經營條件的,責令限期整改,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依法查處。南海區實行倒查追溯,在發現用假、售假等違法線索時,通過快遞、物流等發貨信息對農資來源進行追溯,使不法商家無處遁形。
“我們與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形成打擊合力,涉及營業執照經營地址申報不實問題,定期將營業執照、店鋪名稱等線索信息發函給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管理;涉及使用偽造經營許可證件問題,依法移交公安機關。”佛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彭曉亮表示。
佛山市將網絡經營產品納入監督抽查范圍,2022年、2023連續兩年開展“凈網”專項行動,抽查了網售農資產品33批次,并督促網絡經營者履行進貨查驗和臺賬記錄義務,規范網絡廣告發布。
農資打假需全社會共同參與。佛山市建立有獎舉報制度,2022年以來核發了5萬多元的舉報獎勵金。還加大典型案例宣傳力度,采取“線上+線下”方式開展“以案釋法”普法宣傳,促進全社會共同關注農資打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