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福建省正值春季購種高峰期,也到了一年一度開展種子市場監管的關鍵時期。春耕時節,不能讓假劣種子坑農害農。”2月底以來,福建省莆田市種子站站長唐超凡便開始組織春季種子市場監督抽查工作,十分忙碌。
“全市共有72個種子經營店,目前市場檢查工作已經過半。”剛從種子經營門店趕回的他,正在為第二天趕赴涵江區新縣鎮監督檢查和種子抽檢工作做準備。
據福建省種子管理總站有關人員介紹,今年福建種子市場運行平穩,春耕備供種子數量充足,品種豐富多樣,種子價格穩定。據調度,目前省內種子市場備有雜交水稻種子850萬公斤以上,預計全年需種量約700萬公斤,其中已供種子約140萬公斤,占總需種量的20%,蔬菜種子經營門店備貨充足。
為保障農業生產用種質量安全,嚴厲打擊套牌侵權、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福建每年持續開展農作物種子監督抽查,著力唱好種子監管“四季歌”。
在春季,福建以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種子為檢查重點,主要針對種子經營門店、鄉鎮集市及銷售網點、持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子企業開展春季種子市場檢查和種子企業監督抽查。
據福建省種子管理總站有關人員介紹,抽查內容主要包括三項:一是標簽、檔案和經營主體備案情況,如檢查市場銷售種子的標簽、使用說明、二維碼等內容是否完整、規范,可追溯能否實現等。二是檢查是否存在未審先推、越區種植、已撤銷審定品種違法推廣銷售,未經登記而推廣、廣告或者以登記品種的名義進行銷售,是否有侵犯植物新品種權或者假冒授權品種等違法行為。三是抽查種子質量,檢測項目以品種純度、水分、凈度、發芽率、真實性檢測為主。對抽查中發現違反包裝標簽、經營主體備案等規定的違法行為,將依法作出處罰,對于質量不合格的種子將依法核查處理,并按程序及時通報處理結果。
隨著電商平臺的興起,越來越多農戶開始選擇在網上購買種子。相對于線下渠道,網上購買的價格更加透明、實惠,同時選擇也更多,配送方式更為便捷。但與此同時,線上購種也存在諸多風險。
福建省種子管理總站有關人員表示,今年,福建會同有關部門加大了網絡平臺銷售種子的監管力度,著重對主要網絡平臺銷售的種子開展抽檢抽查。在對種子企業監督抽查中,除了檢查種子企業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資質條件的保持情況、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和銷售臺賬是否齊全規范之外,將重點核查企業通過網絡平臺銷售種子的經營檔案記錄,確保廣大農戶用種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