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推薦閱讀 » 正文

我國大麥新品種權保護現狀與分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3-05  來源:中國種業  作者:劉曉宏 王艷平 等  瀏覽次數:989
 

      植物新品種權(Plant variety rights),簡稱品種權,也叫“植物育種者權利”,是授予育種人利用其品種所獨有的權利,享有排他的獨占權。同專利、商標、著作權一樣,是知識產權保護的一種形式。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這項制度建立較晚。為了保護植物新品種權,鼓勵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種,促進農業、林業的發展,1997年3月20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1999年4月23日我國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成為其第39個成員,開始受理國內外品種權申請。1999年6月農業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詳細規定了植物新品種的內容和歸屬,授予品種權的條件,品種權的申請和受理,品種權的審查與批準,文件的提交、送達和期限,費用和公報等,標志著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在我國開始正式實施。20多年來,我國的植物新品種保護在摸索中不斷前進,農業農村部已發布11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植物品種保護名錄》,涵蓋191個植物屬種。2003年7月24日大麥列入第五批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內,同日開始受理國內外大麥新品種權的申請,并對符合條件的申請授予品種權。

      大麥(Hordeum vulgare L.)隸屬于禾本科大麥屬(Hordeum),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牟麥、米麥、元麥、稞麥,具有耐寒、耐旱、耐貧瘠等特點,是世界上最主要、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全球大麥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僅次于玉米小麥水稻,居禾谷類作物第4位。大麥種類繁多,一般按生理習性分為冬大麥、春大麥,按籽粒的特征又可以分為裸大麥與皮大麥,裸大麥也稱青稞。大麥既是糧食作物,又是飼料作物、工業加工原料和功能性食品,具有重要的綜合性功能。育種家們根據不同的用途和種植生態區域,以引種馴化、系統選擇、雜交育種、單倍體育種等為技術支撐,深入開展大麥育種工作,培育了大批優良品種。

      本文通過對我國2003-2022年申請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的大麥品種進行統計整理,從大麥品種權保護申請和授權情況、申請主體和地區分布情況以及品種類型等幾個方面分析了我國大麥植物新品種保護現狀,以期為我國大麥品種權保護、種質資源有效利用以及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1

      數據來源與統計情況說明

      數據來源于中國種業大數據平臺(http://202.127.42.145),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以全國申請及獲得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的大麥品種為研究對象。利用Excel 2019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

      統計分析情況

      2.1我國四大禾谷類作物品種權保護申請和授權現狀

      由表1可知,自1999年開始受理國內外新品種權的申請到2022年12月31日,我國總計受理各屬(種)植物新品種權申請60417件,獲得授權22522件,獲得授權數占申請數量的37.28%。其中,四大禾谷類作物中,玉米品種權申請和授權數量最多,共受理品種權申請19719件,占總申請量的32.64%,授權7199件,占總授權量的31.96%,獲得授權數占申請數量的36.51%;其次是水稻,受理品種權申請14553件,占總申請量的24.09%,授權6099件,占總授權量的27.08%,獲得授權數占申請數量的41.91%;普通小麥受理品種權申請和授權量排第三,受理品種權申請3931件,占總申請量的6.51%,授權1601件,占總授權量的7.11%,獲得授權數占申請數量的40.73%;大麥受理品種權申請和授權量最少,共受理品種權申請248件,占總申請量的0.41%,授權115件,占總授權量的0.51%,獲得授權數占申請數量的46.37%。

      大麥品種權申請和授權數量較低,但品種權授權率高于總體水平,且高于玉米、水稻和普通小麥。

      2.2大麥品種權保護申請和授權情況

      由圖1可知,自2003年我國開始受理國內外大麥新品種權的申請,當年申請數量為3件;歷時2年后,2005年大麥新品種獲得授權數量為2件。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計受理大麥品種權保護申請248件,獲得授權115件。2013年無大麥品種獲得授權。2020年大麥新品種權保護申請數量最多,達31件。2017年獲得授權的數量最多,達21件。總體來看,近20年來大麥品種權保護申請數量逐年增多,說明我國大麥育種家品種保護意識逐漸增強。

      2.3大麥品種權保護處理事務公告情況

      在248件大麥品種權保護申請中,有85件非品種申請和授權事務處理公告(表2)。其中,信息變更18件,主要是申請人、品種暫定名稱、培育人和申請人地址變更等。品種權轉讓5件。申請的撤回22件、放棄2件,主要為未按期送交符合規定要求的繁殖材料(16件)和未按期繳納品種權申請的申請費(5件)等。權利的恢復僅6件。品種權申請的駁回8件,原因為申請品種一致性不合格(7件)和申請文件不符合規定(1件)。品種權終止24件,為品種權人未按時繳納年費(22件)和保護期限屆滿而終止(2件)。

      2.4大麥品種權主體和申請地區分布情況

      由表3可知,共有國內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其他國家或地區申請大麥品種權保護。其中,江蘇、云南、甘肅和浙江申請數量較多,分別為89件、32件、28件和27件,分別占總申請量的35.89%、12.90%、11.29%和10.89%,其余國家或地區申請數量較少,均低于總申請數量的6.00%。江蘇、云南、浙江和甘肅獲得大麥品種權授權數量較多,分別為47件、19件、10件和9件,占授權總量的40.87%、16.52%、8.70%和7.83%,其余國家或地區獲得品種權授權數量較少,均低于總授權數量的7.00%。獲得授權數量占申請數量比例較高的地區是黑龍江、上海和云南,分別為70.00%、66.67%和59.38%。國外地區申請我國大麥品種權保護的主要是法國、澳大利亞和日本。大麥品種權申請人和品種權人中,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云南省農業科學院、揚州大學和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申請及獲得品種權數量居前列,其中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申請和獲得授權數量最多,申請27件,占大麥品種權保護申請總量的10.89%;獲得授權品種21件,占大麥品種權授權總量的18.26%,并且該單位所選育的蘇啤3號為第1個申請大麥品種權保護并獲得品種權授權的品種。

      2.5不同類型大麥品種保護情況

      由表4可知,從棱型看,大麥品種保護中二棱大麥64件,占已知大麥棱型品種(88個)的72.73%;多棱大麥24件,占已知大麥棱型品種的27.27%。從冬春性看,春性大麥54件,占已知大麥冬春性品種(74個)的72.97%;其次是半冬性大麥12件,占已知大麥冬春性品種的16.22%;弱春性大麥8件,占已知大麥冬春性品種的10.81%。從品種用途看,啤用型大麥67件,占已知大麥用途品種(102個)的65.69%;其次是飼用大麥20件,占已知大麥用途品種的19.61%;糧用和糧草兼用型大麥分別是10件和5件,占已知大麥用途品種的9.80%和4.90%,說明我國進行品種權保護的大麥品種類型以春性、二棱、啤用大麥為主。

      3

      討論

      品種權保護是大麥新品種在成果轉化過程中確保育種者權益不受(或少受)侵害的有效措施之一。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揚州大學等大麥育種單位品種保護意識強,近20年來品種權申請和獲得授權數量居全國前列。國內最早申請大麥新品種權保護的品種蘇啤3號也是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在2003年將大麥列入第五批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后3個月時申請的,并于2005年11月獲得授權,是我國首個獲得授權的大麥品種,實現了我國大麥知識產權保護零的突破。李潔等在2010年對大麥品種權授權情況進行分析,從地區分布看,江蘇省授權品種數量居第1位,其次是云南省;從單位分布看,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揚州大學、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品種授權數最多;授權品種中二棱啤酒大麥占主導地位。本文從大麥品種權主體和所在地區分布情況看,與前人分析基本相同,說明2010-2022年期間我國大麥品種權保護僅申請和授權數量有變化,品種權人的分布格局未發生較大改變。

      2017年起我國大麥品種權保護申請數量大幅增長,這可能與實施加強植物品種保護力度政策以及育種家品種保護意識增強有關。為了進一步加強植物新品種保護力度,自2017年4月1日起,我國停止征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申請費、審查費和年費,是UPOV唯一一個免征品種權保護費用的國家,突顯了我國對于鼓勵育種創新、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的決心。2016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要求申請保護、審定和登記的品種應當符合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測試(簡稱DUS測試)要求,需具備三性合格測試報告。DUS測試報告僅有2年的時效性,為避免完成DUS測試未及時申請品種權保護,同類型品種被搶先授權情況的發生,不少育種單位將大麥品種保護與品種登記同時或依次申請,也反映出育種家品種保護和知識產權維權意識的增強。申請人在收到提交繁殖材料通知書后,應當在指定期限內提交繁殖材料,避免錯過提交時間,使品種權申請被視為撤回或駁回。此外,還應注意提交的繁殖材料應符合質量和數量的要求,以免因出苗不足或一致性不合格等非特異性問題被撤回或駁回申請,以提高品種權申請的授權率。

      大麥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分布地區廣闊,用途十分廣泛,在農業和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長期以來一直被當作小雜糧看待。我國大麥消費量遠大于產量,供給嚴重不足,賈小玲等通過對中國大麥進口格局及進口多元化分析,中國大麥進口依存度在2001-2009年均低于50%,2010-2021年則持續走高,從54.55%增長至93.27%,年均增長5.53%。大麥進口量大幅增加,形成進口大麥不斷擠壓國產大麥市場空間的局面。本研究中大麥品種權申請量與授權量占全部作物申請和授權總量的比例僅為0.41%和0.51%,遠遠低于水稻、小麥和玉米,從中也能看出大麥產業低迷,科研力量薄弱。建議各級政府加大對大麥產業的扶持力度,育種單位大力提升育種創新能力,利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精準、快速進行品種改良,解決大麥育種“卡脖子”難題,增加品種權擁有量,促進我國大麥行業高質量發展。(參考文獻略)

      ?本文來自《我國大麥新品種權保護現狀與分析》

      ?作者:劉曉宏,王艷平,汪鴻星,李華勇,于堃,王顯生

      ?單位: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種質資源與生物技術研究所/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測試(南京)分中心

      ?刊于《中國種業》2024年第3期1-5頁 轉載請注明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