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來,湖北省大部先后遭遇兩輪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造成蔬菜生產損失。為進一步強化災后復產指導,保障蔬菜穩定供給,省農業農村廳發布蔬菜災后恢復生產“五搶”(搶修、搶收、搶管、搶種、搶栽)技術指導意見。
搶修
一是修繕受損設施。搶晴修復破損棚架,可使用鋼管拉直機拉直彎曲鋼管,采用套管連接法修復折斷管材。及時更換破損棚膜,建議采用無滴長壽膜。二是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對棚架強度不夠的要加強支撐,增設(加密)立柱,加固棚架,防止棚室坍塌。清理坍塌大棚和凈菜處理場所時,仔細巡查,杜絕盲目趕工期、搶進度,防范事故發生,避免人員傷亡。三是推廣適宜棚型。建議重點推廣832單棟塑料大棚(即橫跨8米,鋼管直徑32毫米,管壁厚度1.5毫米以上,頂高4米,管間距0.5米)。
搶收
對已成熟、尚有商品價值的蔬菜,如大白菜、甘藍、西蘭花、花菜、白蘿卜、胡蘿卜、萵苣、菜薹、菠菜、芹菜、薯尖等,抓緊搶收、貯藏、銷售,增加市場供應,減少損失。對絕收田塊及時清園、翻耕整地、施足底肥,做好騰地換茬準備。
搶管
一是清溝排漬。及時清溝理墑,露地蔬菜做到腰溝、廂溝、圍溝三溝相通,確保冰雪融化后菜地不積水,設施蔬菜要加強大棚四周清溝排漬,防止雪融化通過棚腳滲入棚內。二是清潔田園。剪除枯枝、受凍嚴重的枝葉,并清出田外,以免霉變誘發病害。三是防控病蟲。植株受凍后,易遭受病蟲害侵襲,設施蔬菜及種苗重點做好猝倒病、灰霉病、疫病、菌核病等病害的防控。植株恢復生長后葉面噴施一次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百菌清等廣譜性藥劑。四是保溫降濕。對于受凍設施蔬菜勿立即閉棚升溫,應使棚內溫度緩慢上升。注意在夜間增加覆蓋,加強保溫,防止因融雪再次造成凍害。雪后應逐步揭開大棚外覆蓋物,以防蔬菜因突然見光導致葉片急性萎蔫。在不影響溫度的情況下,于晴天中午揭膜通風,排出濕氣,將棚內濕度控制在85%以下。露地蔬菜可在寒潮過后,接續采用稻草、玉米稈或麥稈等覆蓋保溫措施覆蓋,延緩凍融過程。五是肥水管理。對受凍植株合理追施速效肥,可采取增施薄施有機肥、噴施磷酸二氫鉀等措施增強植株抗性,促進恢復生長。雨雪后應控制澆水,避免降低地溫。
搶種
一是搶育應季菜苗。前期低溫雨雪冰凍造成部分育苗設施損毀,出現大量死苗、缺苗的主體可搶農時搶育一批應季菜苗。當前以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類,冬瓜、黃瓜、苦瓜、甜瓜、西瓜等瓜類,豇豆、四季豆等豆類,以及甜玉米育苗為主。需注意苗床內幕早揭晚蓋,晚上加草簾或保溫被以保溫防凍。要保證棚膜的透光性,必要時棚內添置氖光燈等補光增溫措施。適當增施鉀肥和鈣肥,少施氮肥,利于壯苗。二是搶種速生葉菜。對遭受嚴重凍害的蔬菜,在算好效益賬、季節賬的前提下,可在設施修繕后擇機搶播菠菜、生菜、油麥菜、莧菜、竹葉菜等速生葉菜,其中莧菜、竹葉菜宜在大棚內鋪設地膜及加蓋小拱棚。
搶栽
一是適時移栽。因設施損毀造成移栽苗損失的,應抓住“冷尾暖頭”晴好天氣,調配儲備苗搶栽。適宜當前移栽定植的主要有茄果類(茄子、辣椒、西紅柿等),瓜類(黃瓜、南瓜、冬瓜、瓠瓜、西瓜、甜瓜等)。二是多層覆蓋。為降低寒潮影響,防范后期不利天氣,宜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多層覆蓋保溫。三是防控病害。幼苗出圃前24小時使用廣譜性殺菌劑提前噴灑或浸根消毒,減少病蟲害發生。四是適當澆水。補種后澆水應一次澆足澆透,后控制澆水次數,促進根系發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