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農技中心在廣西南寧組織召開全國農作物種子供需形勢分析秋季例會,會商2023年全國春夏播作物種子生產收獲和秋冬種作物種子制繁種計劃落實情況,分析秋季種子市場運行特點,研判2024年農作物種子供需形勢,研究部署2024年種情監測重點工作。全國農技中心副主任劉信出席會議并講話。
一年來,全國種業監測服務體系聚焦穩糧保供和推進種業振興中心工作,緊盯重點作物、主要區域、關鍵農時,開展全國農作物種子產供需形勢調度分析,組織1500多個觀察點實時監測種子市場運行,精準分析研判供需形勢,及時發布產供需形勢報告,為保障用種安全、服務種業決策和有效應對自然災害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3年,全國春夏播作物種子生產面積穩中有增,雜交玉米和雜交水稻制種面積創歷史新高,在部分區域遭遇極端天氣影響的情況下實現總產增產,常規稻、大豆繁種面積和平均單產雙提高,馬鈴薯、棉花、春小麥、春油菜制繁種收獲總產較上年持平或略降,新產種子均能有效滿足2024年大田生產需求。秋冬種作物種子市場基本結束,市場總體運行平穩,種子供應有保障,冬小麥、冬油菜計劃制繁種面積穩中有升。
2024年是“五年見成效”的關鍵之年,各級種業監測服務體系要聚焦種業振興行動目標任務,充分發揮種業監測調度在農業生產中的信息先導作用。強化種子生產加工跟蹤,摸清各主要作物供種量和品種結構。精準監測種子市場動態,做好業務培訓指導,加大監測調度頻次。強化防災減災監測預警,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做好防范準備。強化生產經營指導,引導企業科學調整制種計劃,為企業經營和種業管理提供決策支撐。
各省(區、市)種子(種業、農技)站(局、中心),天津市、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江西省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種子管理總站業務負責人參加會商,北京、安徽、湖北、甘肅、重慶等省作了典型經驗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