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托克托縣:
“良種+良方”助力玉米豐收
“去年玉米畝產600多公斤,今年畝產達到了800公斤左右,科學種植起了大作用。”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玉米種植大戶樊艦艇告訴記者。
收割、脫粒、粉碎秸稈、裝車……近日,托克托縣近百萬畝玉米迎來豐收,種植戶搶抓晴好天氣,駕駛一輛輛玉米收割機往來于田間,全面開啟收獲模式。
在托克托縣伍什家鎮哈達兔壕村的一片玉米地里,一臺大型籽粒收割機來回穿梭,將金黃飽滿的玉米粒裝進運糧車,2名工人在撿拾著機器落下的玉米,確保顆顆歸倉。
“選用密植品種、滴灌水肥一體化、機械化作業,這些科學種植模式,都是提高玉米單產的秘籍。”樊艦艇說,目前玉米收購價每噸2730元,減去流轉費、種子化肥成本,每畝地純收益達300元。
據托克托縣農牧推廣中心主任任恒介紹,今年托克托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13萬畝。其中,玉米99.4萬畝、大豆3.4萬畝,較上年不同程度增加,實現糧豆面積雙增。
今年以來,托克托縣把玉米大面積提高單產,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推廣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高產技術,針對淺埋滴灌、膜下滴灌、黃河水直濾滴灌等不同的灌溉方式,在技術應用和管理上做到七個精準。
“我們推進優良品種更新換代,做到精準選種;推廣使用的移動式黃河水直濾水肥一體式灌溉裝置,做到精準推廣;應用北斗導航播種和提升整地質量,保證播種密度和播種質量,做到精準播種;全生育期兩遍防控病蟲,做到精準防控。”任恒說。
在精準水肥管理方面,托克托縣全縣水肥一體化面積達34萬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97萬畝次。
與此同時,托克托縣引進推廣深松機、翻轉犁、驅動耙、聯合整地機等機械改旋耕為深松深翻等精細整地,提高整地質量,做到精準整地。今年玉米籽粒直收2萬畝以上,實現精準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