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興安盟水稻收獲季。近日,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三級農技推廣中心專家與內蒙古農業大學相關教授共同組成專家組,對扎賚特旗水稻旱作覆降解膜栽培技術示范田進行了測產驗收。示范田位于扎賚特旗好力保鎮五道河子村,屬于國家農業技術集成創新中心水稻旱作覆膜節水增效技術集成示范基核心示范區,同時也承擔了“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課題—“生物降解膜核心示范區建設和推廣應用”項目試驗示范任務。項目集成旱直播+降解膜覆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同時配套旱作品種、綠色防控等措施,實現水稻旱作或半旱作,節水、節肥、節藥、控膜、同時可免去扣棚、育秧、插秧、除草等環節,大幅降低投入成本。
為確保測產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專家組參照農業農村部高產創建產量測產驗收辦法,經過嚴格的面積丈量核實、機械收獲、稱量、扣除水分和雜質后,得出實打產量結果。
經專家組測產,水稻旱作覆降解膜滴灌栽培技術示范地塊收獲面積1.48畝,用谷物水分測定儀測定籽粒平均含水量為13.2%,按標準含水量14.5%和雜質率折算畝產為533.5kg/畝,較去年畝產增加45㎏/畝,比對照當地農戶常規旱作水稻增產12%,增產增收效果顯著。
專家組一致認為,水稻旱作覆降解膜栽培技術配套優質品種,與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技術相結合,實現了節水節肥、綠色高效,效果顯著。建議充分發揮該項技術優勢,在同類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