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白菜新品種“紅圣白二號”
百菜不如白菜!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國民菜,大白菜一直站在青菜鏈的頂端。開溝、播種、施肥、覆土、鎮壓……立秋過后,正是一年大白菜播種季。種什么品種才能贏得市場青睞、告別“白菜價”?筆者為大家推薦兩個新品種。
蛋黃白菜
山東膠州大白菜研究所所長荊世新自1991年開始研究白菜育種,先后培育出大白菜品種20多個。在2022年,他在“膠白”育種又有了突破,培育出一個新品種:“蛋黃白菜”。
“蛋黃白菜”,學名“紅圣白二號”,相比于同種族不同類型的白菜,“蛋黃白菜”在顏色和個頭上都表現出與眾不同。
1.生育期65天左右,中早熟、抗病,尤其抗三大病害,適于膠東乃至北方地區秋播種植。
2.外形美觀,球型倒錐、似疊,色澤淡橙黃色,商品性好。單球重在2公斤左右,是普通大白菜的一半,生長周期越長、溫度越低,菜葉的顏色就越鮮艷。隨著氣溫降低,從發育到收獲,菜葉由鵝黃色過渡到橘紅色。
3.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其胡蘿卜素含量是普通白菜的15倍至20倍,吃起來既有白菜味又有胡蘿卜味。且開鍋易爛、幫少葉多,適合作為火鍋涮菜或者涼拌調色用菜。
目前,“蛋黃白菜”品種已在河南、湖北、天津、山東等地試種,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深受當地認可。
“蛋黃白菜”養護起來相對復雜,每畝成本約4000元,但效益是很可觀的。每箱3公斤的“蛋黃白菜”售價118元,一份含2顆菜,售價20元左右一斤。2022年,“蛋黃白菜”產量為80噸,僅上市三天就銷售了20余噸,供不應求。
紫白菜
在河北省玉田縣,也有一種特殊的白菜——紫白菜。
紫白菜不僅有艷麗的外觀和獨特的口感,而且營養價值豐富。不僅含有花青素、維生素C等對人體有益元素,還含有高濃度且易于人體吸收的鈣元素。
近年來,玉田縣引進了多個品種的紫白菜,已經逐漸成為當地常栽品種,主要有紫裔、紫寶、紫運等。其中紫裔是在玉田縣虹橋鎮和郭家屯鎮大面積種植的新品種。
紫白菜種植栽培管理模式與普通白菜基本一致,每畝可收獲毛菜5000公斤左右,地頭凈菜收購價格是普通白菜的好幾倍。
據悉,玉田的紫白菜大多為訂單形式種植,生產出的紫白菜主要出口到東南亞和俄羅斯等地,國內則主要通過北京批發市場進入各大商超進行銷售,市場前景廣闊。
(綜合《農民日報》《青島日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