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楊夢帆)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3年全國夏糧生產數據顯示,全國夏糧總產量14613萬噸(2923億斤),比2022年減少127.4萬噸(25.5億斤),下降0.9%。其中小麥產量13453萬噸(2691億斤),比上年減少122.6萬噸(24.5億斤),下降0.9%。
“今年夏糧產量穩中略減,仍處于較高水平,實現了豐收。”國家統計局農村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持續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科學有效應對不利氣象條件,全力保障夏糧生產。
夏糧播種面積持續增加。2023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26609千公頃(39913萬畝),比上年增加78.5千公頃(117.8萬畝),增長0.3%,連續3年實現增長。其中,小麥播種面積23059千公頃(34589萬畝),比上年增加97.0千公頃(145.6萬畝),增長0.4%。
夏糧單產小幅下降。2023年全國夏糧單產5491.8公斤/公頃(366.1公斤/畝),比上年減少64.3公斤/公頃(4.3公斤/畝),下降1.2%。其中,小麥單產5834.3公斤/公頃(389.0公斤/畝),比上年減少78.0公斤/公頃(5.2公斤/畝),下降1.3%。
夏糧單產下降主要是受河南等地嚴重“爛場雨”天氣影響。5月下旬,北方麥區出現大范圍降雨,持續時間長、過程雨量大、影響范圍廣,導致灌漿期小麥光照不足,千粒重下降。特別是河南持續降雨時間與小麥成熟收獲期疊加重合,嚴重“爛場雨”天氣造成部分地區小麥萌動發芽,夏糧單產下降明顯。此外,西南地區冬春連旱,云南、貴州等地夏糧單產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