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鄉市農業科學院發布《關于新麥58品種使用權轉讓競價結果的公示》。洛陽市中墾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以16188800元的價格競(jing)價成交。
今年3月,“新麥58”通過國家初審。“新麥58”是由新鄉市農科院小麥所所長蔣志凱帶領課題組,自主選育的優質(zhi)強筋小(xiao)麥品種,具有半冬性(xing)早熟(shu),品質(zhi)優且(qie)穩定(ding),強抗倒(dao)伏,抗逆性(xing)好等突出特點。此前,新麥26選育與應用”獲河南(nan)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據悉,公(gong)示自2023年7月(yue)14日(ri)起,公(gong)示期為15天(tian)。許可期限自品種使用權轉(zhuan)讓協議生效(xiao)之日(ri)起至農業農村主(zhu)管(guan)部門撤(che)銷審定止。
品種權轉讓百花齊放
一個好品(pin)(pin)種(zhong)就(jiu)是(shi)一根(gen)杠桿,可以(yi)撬動整個市場。據不完全(quan)統計,今年以(yi)來已有多個品(pin)(pin)種(zhong)的品(pin)(pin)種(zhong)權(quan)成功(gong)轉讓。
今年3月,經過23輪競拍,由宿州市金穗種業有限公司自主選育的大豆新品種(zhong)“金豆99”,全國市場(埇(yong)橋區(qu)除外)生(sheng)產經(jing)營(ying)權轉讓以一(yi)千萬零(ling)一(yi)元的(de)價(jia)格落(luo)槌。山東省濟寧市求實種(zhong)業有限責任公司(si)獲(huo)得該品種(zhong)生(sheng)產經(jing)營(ying)權。
今年(nian)4月,大北農(nong)集(ji)團(tuan)金色豐華種(zhong)業(ye)與江蘇里下河(he)農(nong)科(ke)所(suo)就(jiu)“緣子彈968”簽(qian)署合作協議,在全國范(fan)圍內擁有該(gai)品種(zhong)的獨家生產經營開發(fa)權(quan),品種(zhong)轉讓(rang)費達968萬元。
今年4月11日,由湖南農業大學和湖南糧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選育的水稻新品種“檀湘A”,轉讓給中國種子集團(tuan)開發,轉讓金(jin)額500萬元。
今年4月,河南(nan)省源泉種(zhong)業(ye)有限公司(si)以226萬(wan)元獨家購買了,由西北(bei)農(nong)(nong)林大學閔東(dong)紅教授團隊育成的小麥新品種(zhong)“西農(nong)(nong)629”“西農(nong)(nong)598”2個小麥新品種(zhong)在黃淮冬麥區(qu)南(nan)片的種(zhong)子生(sheng)產經營權(quan)。
今年5月,徐州(zhou)佳禾農業科(ke)技有限公司(si),將研發的“徐麥163”種子經營(ying)權以463萬元的價格(ge)轉讓給(gei)安徽(hui)荃銀超(chao)大種業有限公司(si)。
品種權(quan)轉讓(rang)(rang)主要包括獨家買斷、多(duo)家企業(ye)聯(lian)合(he)開(kai)發、知識產權(quan)轉讓(rang)(rang)費加上銷售提成(cheng)、用品種入股企業(ye)等(deng)形式。以部分水(shui)稻育種成(cheng)果轉讓(rang)(rang)為例(li):
我國部分水稻育種成果的轉讓事件
|
時間
|
轉讓詳情
|
|
2005
|
我國單個水稻新品種的最高轉讓價——1000萬元在南京產生,江蘇明天種業以1000萬元買斷中國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新型超級稻品種“內2優6號”(曾用名“國稻6號”)的品種經營權,此前我國農作物新品種的轉讓價一般在幾百萬元。
|
|
2005
|
江蘇農科院與兩優培九公司簽訂植物新品種權和專利權授權使用協議,兩優培九公司每年支付200萬元費用獨家擁有該品種植物新品種和專利權的使用權
|
|
2008
|
兩優1128被隆平高科以1180萬元拍得專屬使用權,創下了雜交水稻“標王”紀錄
|
|
2011
|
荃銀高科以280萬元獲得廣東農科院水稻所培育的“五山絲苗”在廣東省外的獨占實施許可權
|
|
2012
|
北京金色農華、四川西科種業和中國種子集團爭奪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培育的一個未審水稻品種——五豐優華占,出價均是千萬元級別:西科種業、中國種子集團分別出1600萬元、1000萬元一次性買斷獨家經營權,金色農華愿出600萬元及每銷售一斤種提成的方式買斷。
|
|
2015
|
廣西金卡農業公司以1050萬元買下廣西農科院水稻所的雜交稻不育系“豐田1A”的廣西區域獨占開發經營權
|
|
2016
|
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以1988萬元獲得廣東農科院水稻所的不育系“廣8A” 及其部分組合在廣東省外的使用權。
|
|
2016
|
廣西金卡追加500萬元,合計1550萬元買下“豐田1A”及“桂恢553”全球獨占開發經營權
|
|
2016
|
一民營種企以259.7萬元的價格獲得有上海農科院“花優14”的品種使用權
|
|
2019
|
上海農科院以202萬元一次性轉讓“申優26”在上海市范圍內的品種使用權
|
|
2020
|
上海農科院以“60萬元底價+稻種銷售提成”的價格將該品種在上海市以外的品種使用權轉讓給隆平高科
|
|
2022
|
湖北昌凱種業有限公司以200萬元拍下湖北農科院培育的雜交稻新品種“E兩優263”
|
230萬元品種權→2100萬元收益
自2000年(nian)種子法頒(ban)布實施,我國現代種業發展的(de)20余年(nian)里,夾雜著大(da)大(da)小(xiao)小(xiao)、形形色色的(de)品種權(quan)交易(yi)與競爭。種業市場開放之(zhi)初,就已經出(chu)現了千萬元級別的(de)大(da)單。
2011年(nian),國(guo)務(wu)院出(chu)臺《關于(yu)加快推進(jin)現(xian)代農(nong)作(zuo)物種業發(fa)展(zhan)的(de)意見(jian)(簡稱“八(ba)號文”),首次明確逐步建立(li)以企業為(wei)主(zhu)體的(de)商業化育種機制(zhi),企業自主(zhu)研發(fa)品種也(ye)大量進(jin)入市場(chang)。
十多年前(qian),金色(se)農華被業界認為“最(zui)會買(mai)品種(zhong)”,買(mai)的(de)品種(zhong)不(bu)多,但出色(se)的(de)不(bu)少,其購買(mai)的(de)“揚(yang)兩優(you)6號”“天優(you)華占”等均是熱銷(xiao)品種(zhong)。“揚(yang)兩優(you)6號”是其在2002年以(yi)230萬(wan)元(yuan)加銷(xiao)售提成(cheng)的(de)形(xing)式買(mai)入(ru)的(de)第一個品種(zhong),在2004年給(gei)企(qi)業帶來了(le)2100萬(wan)元(yuan)的(de)收益。
一些中小企業(ye)用小成本轉讓的(de)細分(fen)市場品(pin)種,同(tong)樣帶來豐(feng)厚利潤。廣東(dong)(dong)粵良種業(ye)有限公司用不(bu)到20萬元,從廣西(xi)博白農科所購(gou)買“博Ⅲ優273”的(de)廣東(dong)(dong)總代(dai)理經銷權,給企業(ye)創造1000萬元以上的(de)利潤。
時至今日,透過品(pin)種(zhong)權轉(zhuan)讓(rang)交易獲得(de)的(de)品(pin)種(zhong)和材料,仍是(shi)不(bu)少企業賴以(yi)生存的(de)最主要工(gong)具。圍(wei)繞產權的(de)攻防戰,或(huo)將(jiang)成(cheng)為(wei)下一(yi)階段種(zhong)企競爭的(de)關鍵。
來源丨種(zhong)業商務網(wang)、新鄉市農業科學院、西北(bei)農林科技大學官網(wang)、邵陽日報
編輯丨農(nong)財君(jun)
聯系(xi)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fang)農(nong)村報丨(shu)農(nong)財(cai)寶典(d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