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芯片”,是糧食之基。
種子活力檢測旨在利用科學的檢測手段對種子質量狀況給出準確判斷,評定其種用價值,以指導農業生產,是保證田間出苗率和生產潛力的必要手段,是種子產業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也是研究種子裂變生理的必要方法。
(一)砂床準備
試驗用砂應選擇無化學污染的河砂為材料,過篩后用清水反復洗滌并放入搪瓷盤內攤平,在120~140℃高溫下烘干3小時以上。將消毒后的砂子加水攪拌均勻,使砂子的含水量達到60%~80%,用手壓砂不出現水膜為宜,即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的程度。
(二)數取試驗樣品
從經過充分混合的純凈種子中,隨機數取籽粒飽滿、無破損、大小均勻的種子400粒,分為四個重復,每個重復為100粒。
(三)置床
將發芽盒內的底砂攤平,厚度2~3厘米,用底砂刮板刮平即可;然后播入選好的玉米種子100粒,種子均勻分布、并保持一定間距,再將種子按壓入底砂表面中;蓋上頂砂,厚度1~2厘米,適度鎮壓讓種子和濕沙充分接觸,并用頂砂刮板刮平;蓋好蓋子,做4次重復。
(四)標簽貼寫
標簽上應注明試驗編號、種子名稱、使用藥劑配方、種子生產廠家、置床時間等信息。
(五)放入恒溫培養箱
將播種后貼好標簽的發芽盒按同品種、同重復擺放在相同層次支架上,根據溫度上高下低的特性,要擺放到50厘米高度以上,以確保試驗的誤差降到最低。
發芽試驗期間的管理措施
玉米種子是需光作物,光照強度一般為750~1250勒克斯,溫度控制在25℃,濕度控制在60%~80%。
試驗數據觀察記載
在播種后第四天記載發芽勢結果,并附照片進行對比記錄及說明分析。種子活力越高發芽勢越高,反之越低。記載時應將生長出砂床的幼苗逐一進行計數,記載完畢后不再蓋發芽盒蓋子。以后每天進行觀察,對發芽床水分不足的用滴管或噴壺適量補水,要注意砂子含水量過大種子易出現發霉腐爛的情況。在播種后第七天記載發芽率結果,并附照片進行對比記錄及說明分析,種子活力越高成苗率越高,反之越低。記載時應將所有發芽種子逐一進行計數,其中將發芽種子按正常苗和不正常苗分別進行記載。
結果計算
試驗結果計數以粒數的百分數表示。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和霉爛種子的百分率按四次重復平均數計算。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和霉爛種子的總和必須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