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金泉) 近日,四川省作物學會組織省內有關專家,在廣漢市高坪鎮李堰村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實施的“十四五”油菜育種攻關“突破性油菜品種提質增效關鍵栽培技術創新與應用”示范區進行了實收測產,測產結果顯示,突破性品種再顯高產潛力。
“川油 226”等 3 個突破性油菜苗頭組合,集成應用以“壯苗移栽、肥密協同、群體調控、綠色防控、兩段機收”為核心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經現場測產,扣除雜質,折畝產223-256.2公斤,平均產量較相同栽培條件下對照品種增產16.1%。
“十四五”油料育種攻關項目首席、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李浩杰研究員介紹,“十四五”油菜育種攻關項目資助培育的突破性油菜品種“川油81”入選了農業農村部2022年糧油生產主導品種,“川油 226”是我省繼“川油81”之后培育的另一個苗頭組合。
專家組一致認為,廣漢示范區以上游課題選育的突破性油菜新品種為核心,結合川西平原區域生態特征,構建的高產優質綠色高效關鍵栽培技術,挖掘了突破性油菜新品種的產量潛力,建議加大干旱等逆境條件下突破性油菜品種配套栽培技術的研發。
“研究團隊將在資源環境友好前提下,進一步加大突破性油菜品種高產優質綠色高效栽培關鍵技術的集成研究,在不同生態區域的熟化與應用,力爭將小面積的高產轉化為大面積均衡增產,助力農民增收、產業增效。”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紅琳對下一步工作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