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為加快推進水稻、油菜等主要農作物集中育秧(苗)設施建設,印發《江西省集中育秧設施建設項目實施方案》,以鄱陽湖糧產區、贛撫平原糧產區、吉泰盆地糧產區、贛西糧食高產片為重點,通過1至2年的努力,力爭做到集中育秧全覆蓋,特別是早稻種植面積3000畝以上的鄉鎮(農墾場)集中育秧能力達80%以上。
加快推進水稻、油菜等主要農作物集中育秧(苗)設施建設,有利于搶農時、育壯苗、防災害、增產量、提效益,對穩定發展雙季稻,統籌水稻油菜輪作,推進多熟制種植模式創新和應用,促進糧食油料產能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集中育秧設施建設項目以擴大早稻機種面積、穩定雙季稻生產為目標,按照一年基本建成、兩年全面掃尾的實施節奏,以推廣應用機械化育插(拋)秧技術為主線。
按照育秧生產應用實際,將對播種生產車間、育秧溫室大棚、育秧設施設備等進行補助。補助對象主要是從事集中育秧(苗)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其中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包括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和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
同時,還鼓勵各地根據集中育秧發展需要,利用地方財政資金通過建設補助、作業環節補貼、金融信貸支持等方式支持集中育秧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631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89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