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湛江考察調研。就在去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三亞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時隔一年再看“種子”,總書記心心念念的是種業振興。
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湛江考察調研。我國“菠蘿”的海,就在湛江徐聞縣,全國每三個菠蘿就有一個來自徐聞。還有一個“三分之一”同樣與湛江有關,就是大家吃的金鯧魚,每三條也有一條產自湛江。
這次總書記在湛江考察的地方包括一家種子基地,主要培育海水養殖種子,重點突破石斑魚、金鯧魚等人工繁育技術。眾所周知,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漁業的種苗也是海水養殖業的“芯片”。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建設現代海洋牧場,也就是要打造更多藍色良田。
值得一說的是,就在去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海南三亞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時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集中攻關,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時隔一年再看“種子”,總書記心心念念的是種業振興,端牢中國飯碗、豐富大家的餐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這需要樹立大食物觀,更需要攥緊中國種子、培育更多良種。
其中,總書記考察的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聚焦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重大戰略需求,國繞三大農作物、油料作物和畜禽育種等方面最亟需的高產優質、抗逆抗病問題,創新生物育種理論,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高產穩產優質高抗新品種,造就一支世界一流的攻堅隊伍,成為種業創新高地,引領國際生物育種創新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產業安全的重要科技戰略力量。
聚焦國家糧食安全和種業創新中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以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打造種子精準分子設計創新平臺,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與“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專項”等相街接,統籌部署農業生物育種領域最緊迫、最亟需、最難解的戰略任務,創制革命性新品種,建立種業創新高地,實現種源自主可控,種業科技自立自強。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在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主論壇報告時表示,從當前重大迫切需求和搶占未來制高點兩個方面出發,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使命在肩。一是肩負著生物育種前沿理論和關鍵技術突破的使命,二是肩負著核心種源創制及大規模鑒定的使命,三是肩負著重大品種精準設計與培育的使命。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種業振興,東風正勁!
記者丨農財君綜合整理自央視新聞
攝影丨吳秒衡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