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4日,全市種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傳達了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省種子工作會議和全市農業農村局長會議的部署要求,全面總結去年工作,把握種業發展新形勢、新機遇,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務。各區(縣、市)種業工作單位負責人、種子企業代表及市種業工作站全體職工干部參加會議。
會上,集體觀看了榆林市種業工作紀實片《“新芯”向榮的榆林種業》,并對2022年度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獎勵;同時各縣市就2022年工作亮點及2023年重點工作計劃作了交流發言。
葉慶東站長作了題為《轉變工作方式、強化質量監管全力推動榆林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2022年全市種業再創佳績:聚焦種質資源普查征集,為促進全市農作物新品種選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聚焦補齊產業發展短板,提升成果轉化,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主創新;聚焦發揮企業主體優勢,抓牢關鍵環節,規范種子生產經營和管理行為;聚焦抓好良種供應保障,扎實開展種子基地質量監管,確保用種安全;聚焦種業監管技術支撐,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發展環境。
2023年,要全面落實種業振興行動,推動榆林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主要工作目標是始終堅持以種業振興為中心,保障種子雙量安全,健全品種試驗示范、良種推廣、檢驗檢測三個體系,強抓“保、育、測、繁”四個關鍵環節,扎實開展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提升和市場凈化五大行動,推動全市種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推進六項工作,一是實施種質資源保護行動,夯實種業發展根基。繼續完善種質資源普查征集。切實做好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收尾工作,配合省站完成國家種質資源普查項目考核;推動種質資源開發利用。開展特色種質資源田間保護搶救性收集繁殖,建立特色種質資源單一作物展示點,充分發掘我市特色種質資源潛力。二是深化種業攻關行動,促進種業創新發展。加強南繁基地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升南繁科研基地功能,打造一流科研育種平臺;積極引導種子企業參與省級商業化育種項目,推動育種成果創新。三是精準企業扶優行動,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加強馬鈴薯種薯繁殖、雜交玉米種子生產、救災備荒種子儲備等管理工作,積極爭取資金,對制種基地規模、裝備機械化水平、生產加工設備等進行改造升級。四是開展基地提升行動,提高生產用種水平。推進國家級玉米、馬鈴薯、小雜糧制種基地建設與農技推廣項目相結合,不斷完善更新基地設施配套和專業服務,創新制種基地建設;加強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備案管理,規范農作物種子市場經營秩序。五是依托市場凈化行動,提升供種保障能力。強化種業監測服務,加大對重點作物、重點企業、重點基地調查研究力度。加強種子生產信息指導、種業安全評估和風險預警;加大種子質量監督抽檢力度,強化市場質量抽檢力度,加強對非法轉基因科研生產行為的檢測,規范市場秩序。六是規范展示示范,助力產業發展。嚴格監管市轄區內主要農作物品種綠色通道試驗、聯合體試驗等品種審定試驗及同一生態區主要農作物審定品種引種備案試驗,確保試驗數據真實準確,為我省品種審定及引種備案提供科學依據。
會議強調,全市種業工作單位要進一步堅定做好榆林種業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注重學習提升、善于研究總結,轉變作風,提升素質,以一種“負責、求實、創新、拼搏”的精神,努力開創種業工作新局面,出色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為推進全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種業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