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據我國農業生態區劃、小麥種植區劃和生產實際以及各種植區域的氣候類型、生態條件、品種特性及生產現狀等因素,將我國小麥審定品種同一適宜生態區劃分如下:
1
北部冬麥水地品種類型區
該區屬于北部冬麥區,主要包括河北省境內長城以南至保定、滄州市北部地區,北京、天津兩市,山西省太原市全部和晉中、呂梁、長治、陽泉的部分地區。
主要發生病害有白粉病、條銹病和葉銹病,該區品種還應具有一定抗寒性。由于收獲期遲,遇雨概率大,該區品種應具有一定穗發芽抗性或成熟時種子休眠性。
2
北部冬麥旱地品種類型區
該區屬于北部冬麥區,主要包括山西省的陽泉、晉中、長治、呂梁、臨汾和晉城的部分地區,陜西省延安市全部和榆林市的南部地區,甘肅省隴東慶陽和平涼市全部、定西部分地區,寧夏固原市部分地區。
主要發生病害有白粉病、條銹病、葉銹病和黃矮病。該區品種還應具有一定抗旱性和抗寒性。由于收獲期遲,遇雨概率大,該區品種應具有一定穗發芽抗性或成熟時種子休眠性。
3
黃淮冬麥北片水地品種類型區
該區屬于黃淮冬麥區,主要包括山東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區、山西省運城和臨汾市的盆地灌區。
主要發生病害有條銹病、葉銹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紋枯病。該區品種還應具有一定抗寒性。
4
黃淮冬麥南片水地品種類型區
該區屬于黃淮冬麥區,主要包括河南省除信陽市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以外的平原灌區,陜西省西安、渭南、咸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省淮河以北地區,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
主要發生病害有條銹病、葉銹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紋枯病。多雨年份,穗發芽為害較重。
5
黃淮冬麥旱地品種類型區
該區屬于黃淮冬麥區,主要包括山東省旱地,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區旱地,河南省中北部的旱地,陜西西安、渭南、咸陽、銅川和寶雞市的旱地,山西省運城全部、臨汾和晉城部分旱地,甘肅省天水市丘陵山地。
主要發生病害有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和黃矮病。該區品種還應具有一定抗旱性和抗寒性。
6
長江上游冬麥品種類型區
該區屬于西南冬麥區,主要包括貴州、重慶全部,四川省除阿壩、甘孜州南部部分縣以外的地區,云南省瀘西、新平至保山以北和迪慶、怒江州以東地區,陜西南部地區,湖北十堰、襄陽地區,甘肅隴南地區。
主要發生病害有條銹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葉銹病。由于降雨較多,穗發芽頻繁為害。
7
長江中下游冬麥品種類型區
該區北以淮河、秦嶺為界,南至南嶺、武夷山脈,西抵鄂西及湘西山地,東至東海海濱。主要包括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及上海市全部,河南省信陽全部與南陽南部,江蘇省淮河以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區。
主要發生病害有條銹病、葉銹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紋枯病。由于降雨較多,穗發芽頻繁為害。
8
東北春麥品種類型區
該區主要包括黑龍江、吉林全部,遼寧省除大連、營口兩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
主要發生病害有葉銹病、稈銹病和白粉病,晚熟品種還應注意赤霉病和根腐病的發生。
9
西北春麥品種類型區
該區主要包括內蒙古中西部,寧夏全部,甘肅的蘭州、臨夏、武威及其以西的全部和定西、天水和甘南州部分地區,青海省西寧市和海東地區全部以及黃南州、海南州的部分地區,新疆部分地區。
主要發生病害有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黃矮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