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農作物育制種基地、種畜禽核心育種場等是集自然、經濟、技術、人力等優勢條件于一體的重要戰略資源,是保障良種供應的基礎。為全面推動種業振興行動,引導各地抓好種業基地提升工作,本版自今日起將陸續刊發各相關部門、企業在提升種業基地過程中的有效做法、創新舉措和成功經驗,為各地相關工作提供借鑒。
黑龍江省是我國大豆主產區,種植面積、總產量均占全國四成以上。近年來,黑龍江省緊緊抓住國家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機遇,在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國家級大豆種子基地建設取得初步成效。2021年,全省大豆繁種面積317萬畝,生產大豆種子4.98億公斤,除滿足本省超過7000萬畝大豆供種外,還輻射吉林、內蒙古、新疆等省(區)。
規劃引領,明確建設目標。推進基地育、繁、推、用一體化發展,規劃到2025年底,全省建成大豆品種創新中心4個,建成大豆繁種核心基地400萬畝,實施二區輪作,年生產面積200萬畝,年產種子3.8億公斤;輻射基地面積100萬畝,年產種子1.75億公斤。2022年,9個國家級大豆制種大縣繁種面積超過300萬畝,預計良種產量4.8億公斤以上。
根據不同生態條件,明晰功能定位,共規劃15個大豆主產縣、4個農場作為良種繁育基地縣,重點打造北部優質食用大豆、東部優質油用大豆、中南部優質高蛋白大豆等3個大豆種子基地核心區。充分發揮15個科研院校和23家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大豆種業企業優勢,促進產學研結合和產銷對接。
瞄準建設“五化”(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基地要求,重點開展品種研發能力提升、綜合性試驗站建設、標準化繁種田改造、種子加工能力提升和基地服務體系建設等五大工程,構建產學研用結合和育繁推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體系。
共建合作,扶優做強企業。支持墾豐、富爾、龍科等國家種業振興陣型企業與基地縣合作共建,中農發種業與富民種業合資并購成立新公司方式進駐五大連池,促進基地做優、企業做強。中國農科院、黑龍江省農科院、黑河市人民政府、大北農集團聯合共建黑河大豆研究中心。五大連池市支持企業與東北農業大學等16所科研院校開展合作,建立“大豆院士工作站”等研發平臺。墾豐、龍科種業兩家“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入選國家農作物種業陣型企業,并承擔了國家大豆育種創新項目。墾豐種業牽頭組建了生物育種產學研用創新聯合體,集聚省內科研院校等優勢單位,開展生物育種核心技術攻關。
政策支持,保障基地建設。統籌國家和省級項目資金,2021年以來,對9個大豆制種大縣共投入資金20.66億元,撬動種業企業投資1.5億元。共新建加工廠房1.2萬平方米,倉庫3.2萬平方米,大豆種子加工生產線19條。
2019年,黑龍江省制定出臺大豆良種生產能力提升補助政策,共補助20家大豆種子企業育種研發、繁育加工等資金4400余萬元。今年,又制定出臺重大品種研發與推廣后補助政策,對種植面積大、推廣效益突出的大豆品種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黑龍江銀保監局、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制定了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若干措施,建立支持種業信貸投放顯著增加的長效機制。2021年以來,金融部門支持大豆種子企業貸款1.29億元。
監管評價,提高管理水平。將國家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納入對各市(地)人民政府的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內容,省里堅持全程指導基地縣按照建設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進行建設,每年對基地建設進行全面跟蹤評價。
深入開展春季市場執法檢查、夏季繁種基地巡查、冬季種子入庫檢查等,強化種子質量、品種真實性和非法轉基因監管,加大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2022年,全省大豆種子基地抽檢樣品合格率達到99%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