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芯平臺·育中國種·強農業本”種業共創平臺正式發布
農業是國運民生之本,種子是農業科技之“芯”。為匯聚行業力量,推動中國種業發展,9月15日,“建芯平臺·育中國種·強農業本——種業共創平臺發布會暨楊凌技術中心二期啟動儀式”在陜西省咸陽市楊凌區種業國際大廈舉行。

圖:種業共創平臺發布暨楊凌技術中心二期啟用
共創共榮,種業共創平臺面世
本次發布會以“建芯平臺·育中國種·強農業本”為主題,特邀陜西省政府副省長葉牛平、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張天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興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康振生院士、陜西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賈鋒、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孫礦玲、先正達集團首席執行官傅文德(Erik Fyrwald)、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覃衡德、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應敏杰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此次發布活動。線上平臺同步直播了此次發布會現場盛況,與行業同仁共同見證種業共創平臺發布暨楊凌技術中心二期啟用,以開源創新、開放共榮的理念,推動種業科技自主創新實踐,共創種業繁榮。

圖:種業共創平臺戰略合作伙伴簽約儀式
發布會上,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黨委書記覃衡德發表致辭,他表示:“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任何一家單位都無法獨自承擔起種業振興的重任,‘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是國家和人民賦予整個行業的職責和使命,中國種業振興是凝聚各方共識的必贏戰役。”
先正達集團中國勇挑重擔,提出“育中國種,強農業本”,依靠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其國家級的戰略性科技力量,匯集中國中化以及先正達集團全球領先的農業科技與資源,開創性地建立種業共創平臺,通過數字化技術和專業服務,與行業伙伴共創共榮。

圖:先正達集團首席執行官傅文德(Erik Fyrwald)

圖: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覃衡德
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執行董事宋維波正式發布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他指出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其單產的增長,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作為世界排名前二的玉米種植大國和進口大國,盡管在種源上實現了基本自給,但與國外仍有差距。
目前,由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聯動行業同仁共同發起“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已在進行中,項目通過選育高產、耐密、宜機收優異品種、應用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尖端育種技術、探索綜合解決方案,實現農藝潛力突破,開展高產示范推廣等貫穿全種業鏈的高產行動,讓現代種業惠及更多的農民和消費者,真正“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圖: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發布
穩扎穩打,先正達的種業夢想起航
據介紹,先正達集團中國是中國領先的農業科技全球化企業,是先正達集團旗下四大業務單元之一。先正達集團中國于2021年籌備并提出了種業繁榮計劃。同年,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于2021年3月24日科技部批復啟動建設,成為我國農業領域首批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其以先正達集團為主體,聯合國內領軍科研院校及單位共同建設,打造以創新為主體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開源式創新平臺。同年,坐落于陜西楊凌的先正達集團中國楊凌技術中心一期項目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生物育種高速性狀整合平臺、單倍體工廠化生產平臺、分子育種高通量檢測平臺三大核心育種平臺,聚集全球優勢種質資源和創新育種技術版板塊,是先正達集團在中國最大的種子研發中心之一。
此次種業共創平臺發布、楊凌技術中心二期啟動與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開展皆離不開先正達集團中國強大的農業科技資源、核心研發實力及專利技術支撐。其中種業共創平臺是先正達集團中國旗下專業服務于種業公司的創新業務團隊,依靠玉米國創中心其國家級的戰略性科技力量,匯集中國中化以及先正達集團全球領先的農業科技與資源,可最大化地實現技術成果轉化;楊凌技術中心二期(楊凌技術中心一期已投入使用)為先正達集團在中國從事種業研發的主要創新平臺之一,擁有世界一流的現代化研究設備及實力,是玉米國創中心的核心技術載體;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由玉米國創中心發起,該計劃是貫穿全種業鏈的高產行動,惠及農民和消費者,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具有重要意義。
希望田野生機勃勃,大國糧倉根基穩固。新征程上,先正達集團中國將固根基、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埋頭苦干、繼續奮斗,堅決扛穩中國種業繁榮的重任,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穩定經濟社會大局筑牢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