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茬可收6個月,一片葉子能賣一毛五
渾身都是寶的紫蘇了解一下
渾身都是寶的紫蘇了解一下
一茬可收六個月,一年四季都有鮮葉采摘,一盒100片的葉子可以賣到15元,一片葉子能賣一毛五,可烹食、可藥用、可制醬、可榨油,紫蘇這個蔬菜渾身都是寶,快來了解!
走上餐桌,它可以炒著吃
近年來,紫蘇作為藥食同源的食材,逐漸走上大眾的餐桌。它的鮮葉可以生食、炒菜和調味。紫蘇煮魚,魚鮮菜美。紫蘇還可入藥,多嚼一嚼紫蘇葉,有散寒理氣等功效。紫蘇汁液可供糕點、梅醬等食品染色之用,是天然色素原料。在我國南方,紫蘇以藥用為主,兼做香料和食用。據武漢市香飛科技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應紅介紹,目前武漢基地種植的紫蘇一茬可以收六個月,一年四季都有鮮葉采摘。
這個小葉片可以稱得上是鄉親們增收的“大幫手”。近期訂單增加讓車間里的工人格外忙碌,打包好一盒,工人們便可獲得2元的報酬,一個月下來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
一把10片,一盒是100片,這些打包好的紫蘇鮮葉,將被送往全國各地的餐飲店、超市進行售賣。
“銷量每天都差不多是1000盒左右,一盒能賣到15元左右。根據行情,節假日或者過年的時候,價格就會高一些。”武漢市香飛科技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麗說。
雖說效益不錯,但王麗表示大葉紫蘇并不好種。
據了解,紫蘇適應性強,在排水較好的砂質壤土、黏土上均能良好生長,較耐高溫,生長適宜溫度為25℃。但在養護管理上,紫蘇對肥水、用藥要求嚴格,尤其要注意控制農藥安全間隔期。
“它剛開始長得很好,突然就全部死了,客戶又找我要東西,我又沒有。答應了客戶的事情,我們就從外地高價調回來,然后給客戶,滿足客戶的需求。”王麗說。
種植紫蘇八年,從摸不準大葉紫蘇的“脾氣”到擴大種植面積30多畝,王麗和愛人不斷摸索學習,改善種植環境,突破種植中施肥和用藥兩大難題。
“肥料不能超過30斤(每畝),不能多。我們都是稱秤,我們這個紫蘇對藥非常敏感,一般的藥都是生物藥。”徐應紅說,“這個東西雖然說種下去難,但是你每天采,它每天有,越采它長得越好。”
走進流水線,它可以做成醬
紫蘇不光可以食用,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每年7月左右,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堆山村的盛康紫蘇合作社種植基地里都會有很多來此參觀、游覽拍照的游客。
“紫蘇最喜歡沙旱地,而這里原來是村里荒蕪了很久的一塊沙旱地,產值低沒人種,現在全部種上了紫蘇,畝產達6000元。”50多歲的堆山村村民吳壽龍說。
“紫蘇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9%以上的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元素等,堪稱人類所需的‘營養庫’。其藥用價值還體現在散表風寒、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等效果。”通城縣三毛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杜祖英近日對記者介紹道。
據介紹,通城縣每年10月收割的紫蘇,都會送去三毛姐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制作成紫蘇醬銷售。
“砰!”杜祖英熟練打開兩罐紫蘇醬,香氣撲鼻。
為什么這么香?
杜祖英道出了秘訣:“我們采用通城出產的有機山茶油,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用香菇肉磨粉的形式取代添加劑增香提味,新鮮紫蘇葉與切碎的豬肉、生姜、大蒜等輔料混合,進行炒制、罐裝、殺菌等6道工序,變成香沁舌尖的紫蘇醬。”
三毛姐食品有限公司為深入研究紫蘇食品,從生產源頭把控紫蘇醬質量,成立了盛康紫蘇合作社和通城紫蘇研究所。現在通城縣紫蘇種植基地有20多個,企業流水線可年產50萬瓶紫蘇醬,年產值超900萬元。
走進北方旱地,它還能榨油
在我國北方旱地,紫蘇以種子(蘇子)榨油為主,兼作藥用,并形成西北和東北兩個傳統油用紫蘇產區。
陜西省延安市黃龍縣崾崄村黨支部鼓勵群眾種植紫蘇等油料作物,一方面,是因為紫蘇對種植環境要求低,且種植成本低;另一方面,是村集體開辦的榨油坊可以直接收購,銷路不成問題。
“今年村榨油坊也進行了升級,油料需求量增大,動員村民種植紫蘇,既可以解決油坊油料作物來源又可以提高村民收入,絕對是一舉兩得。”崾崄村黨支部書記阮長國說。
紫蘇成熟結的種子,等到春天曬干過后,送到當地的手工榨油坊,便榨成了香噴噴的油。該油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高端小眾食用油。它可以用來涼拌菜或代替氫化油或奶油做烘焙用油,還可以外涂,效果類似茶油。目前,崾崄村各黨小組成員已累計動員紫蘇種植350余畝,年預計收益在50萬元左右。
紫蘇品種
紫蘇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華北、西北、華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和栽培。我國各地紫蘇地方品種較多,如河北紫蘇、黑龍江白蘇、吉林灰蘇、湖南長沙野紫蘇(白蘇)和觀音紫蘇、陜西紫蘇、甘肅隴蘇系列品種等。
河北品種——多紫2號
多紫2號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選育而成的紫蘇新品種。多紫2號直立生長,莖四棱形,有明顯凹槽,節間縮短,株形緊湊。
多紫2號以種子繁殖為主,春季采用育苗或直播,株行距以60厘米×80厘米為宜。種植前深翻土壤30厘米,施入腐熟廄肥和過磷酸鈣。一般中耕除草3次,封壟后不再中耕除草,禁止使用除草劑,如基肥不足,可結合中耕除草追肥。蟲害以菜青蟲為主,病害發生較少。全草藥用以9月中旬采收為宜,蘇子藥用以10月底采收為宜,整株采收,經晾曬后收獲種子。
該品種適宜在河北省范圍內種植,山地、丘陵、平原均可栽植,以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宜。
甘肅品種——隴蘇2號
隴蘇2號是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選育的紫蘇品種。
該品種產量高,抗病性強,豐產性好。晚熟品種,生育期為138天左右,對銹病和白粉病均表現抗病。
選擇地勢平坦、肥力較高、排水良好、闊葉雜草較少的沙壤土種植,一般每畝施純氮2.7千克、純磷3.6千克、純鉀2.5千克,有條件的地區最好每畝施有機肥2噸。以總肥量的2/3作基肥,1/3作種肥。4月中下旬播種,機械每穴下種3-4粒,畝播量0.4-0.5千克,人工撒播畝播量為2.0-2.5千克,播深2-3厘米。9月中下旬當全田有2/3植株葉片由綠色變成淺黃色,結穗變成淺褐色時即可收獲。
該品種適宜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種植。
(綜合《長江日報》《延安日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