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為貫徹落實中央種業振興行動方案要求,湖北省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系統充分發揮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服務種子、耕地兩個要害的重要作用,嚴厲打擊品種權侵權、制售假劣、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等違法行為,為湖北農業高質量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早謀劃,重工作部署。未雨綢繆早謀劃。新春伊始,湖北省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局立足于“早”,印發了《2022年湖北省農作物種子品種權保護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關于開展2022年春季水稻、玉米種子執法抽檢的通知》等文件,繼續深入開展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2月底,召集有品種權的種子企業召開維權懇談會,充分聽取品種權人對種子品種權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公布舉報電話,充分了解種業界維權打假的需求。采取省組織、市州實施的方式,對重點地區、重點種子品種開展真實性抽檢。省級重點檢測85個水稻、玉米品種的真實性。
強執法,重主體監管。強化協同聯動。春耕生產以來,湖北省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上下聯動,對種子、農藥等農資生產企業和經營門店開展全面排查,通過與農資經營戶簽訂《農資規范經營承諾書》,發布《致廣大生產經營者和農民朋友的一封信》,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強化專項治理。湖北省春季農資打假專項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12017人次,巡查檢查農資企業和門店10408個(次),查處問題213起,切實對侵權和假劣種子形成全面圍剿態勢,使其無處藏身、無法下地。
造氛圍,重輿論宣傳。強化輿論宣傳發動。近期,在電視臺循環播出以“打假護農保春耕 穩產保供促振興”為主題的專題節目,在全省掀起農資打假保春耕和“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熱潮。強化行業社會共治。各地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公益組織、新聞媒體的作用,不定期將查辦的案件及時上報并在門戶網站公布,構建執法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公眾參與的農資治理體系,營造誠信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為貫徹落實全國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視頻會議精神,湖北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快行動,從嚴從重查辦一批案件。暢通舉報渠道。通過“12316”農資打假專線和群眾信訪投訴舉報,及時解決農民群眾合法訴求。持續開展抽檢。采取省組織、市州實施的方式,對重點地區、重點種子品種持續開展真實性抽檢。強化專項整治。把種業執法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重要品種、重點環節和關鍵時節,集中優勢執法力量持續開展種業執法監管活動,大力推廣“一地發現、全省聯查”的執法模式,發現一批,查處一批,從嚴從重從快查處農資制假售假和坑農害農違法行為。
破難題,營造種業振興良好環境。公布典型案例強警示。以假冒偽劣、套牌侵權、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等為重點,公布一批,以案說法,強化警示教育,為全省乃至全國種業保護和其他行業提供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執法經驗模式。務求工作實效重調研。圍繞品種權保護的重難點問題,全省全覆蓋開展調研,破解執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建機制,健全種業執法長效機制。建立行刑銜接機制。未來將出臺《湖北省農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辦法》《湖北省重大農業違法案件督辦管理辦法》,加強與公安、檢察院、法院等部門的溝通銜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機制,聯合開展重大案件查辦工作。建立普法引導機制。強化種業保護普法宣傳和培訓,推動學法用法守法,引導市場主體運用專利權、商標權等多種知識產權保護手段,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全面營造種業振興全民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建立區域聯動機制。湖北與甘肅、重慶、江蘇、福建、廣東、貴州、陜西等地建立了“農業執法省際協作辦案機制”,加強區域間協作配合,形成打擊治理合力,提升執法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