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在阜陽市潁東區新烏江鎮的大片農田里,起薯機駛過,一顆顆紅薯翻上來,沿著土壟鋪成一道道紅色豐收線。
經過分揀、清洗與糖化,這些紅薯將出現在上海、杭州等城市街頭的烤薯機里。烤熟后,表皮焦香流糖汁,咬一口金黃軟糯,溫熱香甜撲鼻。
從沾著泥巴的“土疙瘩”,到都市里的“冬日小確幸”,這中間是安徽1593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對阜陽紅薯從地頭到市場的全面改造。
“我們這兒很適合種紅薯,種得也多,但總體上種植方式粗放、效益不高。”阜陽企業家管國聯今年5月與深圳1593公司合作,成立安徽1593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引入育苗研發和高溫愈合糖化等核心科技與先進管理理念,對紅薯單品從育苗、種植、糖化保鮮處理與品牌運營進行全環節升級,推動紅薯產業全鏈條升值。
“第一步就是標準化種植。”管國聯說,公司成立之初,他們就在新烏江鎮承包600多畝地作為實驗田,嚴格按照全球良好農業規范(GGAP)來種植。5個月后,實驗結果出爐。“按標準種出來的就是好!”看著色澤鮮紅、個頭勻稱的紅薯,負責田管業務的徐金服了:“種個紅芋還有那么多道道兒!”
離開土地后,紅薯們就要被送進安徽1593農業公司的專用倉,接受糖化“鍍金”。出了糖化專用倉,經過嚴格清洗后,紅薯們將被打包進印有“淮水鮮薯”的品牌包裝盒。顏值高、口感好,每斤“淮水鮮薯”在市場終端比普通紅薯貴3至4元。“我們不愁銷路。”安徽1593農業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僅烤薯機的訂單每天都要發出20多萬斤。相信等到春節前后大眾紅薯基本下市,“淮水鮮薯”會更受歡迎。
為保證一年四季都有鮮薯供應,安徽1593農業公司還建成了1萬噸的倉儲中心,已收購本地紅薯1000多噸,計劃再收購5000噸以上。“明年計劃在潁東建立5000畝紅薯基地,帶領更多農戶從事紅薯標準化種植。”管國聯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