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9月3日,全省種業現場創新現場推進會在孝感舉行。會上,武漢市等部分市縣、省農科院和企業代表就推進創新發展工作進行了匯報交流,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吳祖云就推進種業創新發展、加快實現湖北種業振興工作進行了部署。
據了解,我省今年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161個,創審定品種數量歷史新高。在審定的農作物品種中,類型更加多樣,品質更加優良,高端、優質、抗逆品種占主導。如審定的90個水稻品種中,優質稻品種有58個,占比64.4%;稻瘟病中抗以上品種有59個,占比65.6%。
近年還累計登記非主要農作物品種555個。其中體現湖北優勢的油菜新品種247個,一些特異品種如華油雜62R、華雙5R等抗根腫病品種,對解決我國油菜生產實際問題,保證油菜安全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經國家審定的畜禽品種2個,還有恩施黑豬和湖鴨等325個品種正在審定,進一步滿足了特色產業發展對品種的新需求。
吳祖云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把糧食安全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加快推進湖北農業高質量發展和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從源頭入手,切實抓好種業創新發展工作。全省上下要以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推進種業振興重大決策部署為指導,從種質資源保護保護與利用、提升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壯大種子產業、推進現代化種業基地建設和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五個關鍵環節入手,打基礎、重長遠,揚優勢、補短板目標,盡快實現種業翻身仗的重點突破,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實現湖北種業發展大變樣,用10年時間取得種業翻身仗的決定性勝利,為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