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ying)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pai)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三農 » 正文

一粒豌豆“花開四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8-16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作者:記者 孫瑩  瀏覽次數:353
 
 北京榮濤豌豆產銷專業合作社年收購干豌豆近萬噸,帶動4000多戶農戶吃上“豌豆飯”——

一粒豌豆“花開四方”
 
 
 
  北京榮濤豌豆產銷專業合作社。
 
  從南到北,豌豆一路開花一路結莢。
 
  年初3月,云貴川的市場已有新鮮上市的豌豆,北京平谷區才準備開始種植。6月,北京的豌豆已經收獲完畢,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商都縣的土地上才剛剛冒出嫩芽。
 
  而這遍布全國的豌豆網絡中心就在位于北京市平谷區的榮濤豌豆產銷專業合作社。迎著夏日的陽光,我們來到這里,了解屬于合作社的故事。
 
  農為本 種為先
 
  “我們有豌豆籽種的定價權。”問起合作社籽種的銷售情況,眼前這位留著干練短發,穿著連衣裙的女士短短的一句話擲地有聲。她是張濤,北京榮濤豌豆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同時還是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全國勞模。
 
  “以前在甘肅收購豌豆,得知他們每畝地能產500-600斤,這讓我很震驚,因為當時北京地區豌豆的畝產量才200-300斤。”于是,2001年,27歲的張濤承包了80畝地,在中國農科院專家的幫助下開始種植豌豆,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了豌豆育種的漫漫征程。“南方吃鮮豆,北方吃雜糧,但不管南北,對籽種的需求量都很大。”張濤說。
 
  種子是農業科學的“芯片”,好種才能育好苗。育種是合作社的看家本領,也是核心競爭力。張濤進一步介紹:“這是個精細活兒,門道很多,提純、去雜每一步都要做好。我們建立了專家工作站、實驗室,以科技創新、綠色生態為指導,培育口感好、產量高、抗病能力強的優質豌豆新品種。”
 
  榮濤9號、10號,這都是合作社研發出的豌豆新品種。“特別是榮濤9號,穩定性強、生產期短、產量高、口感好,每畝能產600斤左右,要是管理得精細能有700斤的產量。”張濤介紹,目前,合作社的育種田有1000畝左右,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河北。“籽種的產量是500-600萬斤,再從中篩選出均勻的中粒,每年能賣200萬斤左右。”
 
  “我們‘榮濤牌’豌豆籽種在南方市場比其他品牌的豌豆籽種零售價每斤要貴上1元錢,即便如此,老百姓都認。”經過消費者檢驗的品質讓張濤更有信心與決心。
 
  跨區域 謀共贏
 
  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七臺鎮工業園區的榮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在京蒙對口幫扶政策的引導下,我們把運營模式復制到商都地區,發展豌豆種植,就地加工豌豆粉,把農產品變成食品生產原料,延長產業鏈,加粗價值鏈,帶動商都地區群眾致富。”張濤說。
 
  不僅如此,2019年4月2日,北京榮濤豌豆產銷合作社商都分社正式成立。總社派技術人員赴商都實地指導,同時培訓當地技術骨干。“第一年,商都就種植了3000多畝豌豆,產量、品質都不錯。”張濤介紹,商都建有豌豆全自動篩選生產線一條,豌豆粉加工生產線一條。
 
  既然加工,為什么沒有考慮豌豆休閑食品?“做食品都是用棕櫚油,而棕櫚油的凝固點很低,溫度一低就沒法直接使用。要解決這一問題成本高,加上運輸、人工的特殊性,商都不具備相應的條件。”張濤娓娓道來,解開了我們心頭的疑惑。除了加工豌豆粉,合作社收購的豌豆主要是提供給食品企業來作原料,“豌豆黃、豌豆脆、綠豆糕、月餅、豆干等都需要大量的豌豆。”
 
  “合作社現在逐步形成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村經濟合作社+農戶’四位一體的運行模式。”張濤介紹,龍頭企業負責與千萬變化的市場對接,了解市場需求;專業合作社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實現“五統一”的標準化種植,給成員二次返利分紅;村經濟合作社負責日常管理,保障水電路基礎設施正常使用;農民到專業合作社上班,變成工人、變成股東,有工資、有分紅、有社保,沒有后顧之憂。
 
  “合作社給成員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再以2元一斤的保護價回收。同時根據當年的市場行情,按交易量年底進行返利。”張濤表示,二次返利的形式很受老百姓的歡迎,“能賺錢才跟你干,加上返利,每斤豌豆大約有2.5元的回饋,這也給了他們繼續種下去的信心。”
 
  如今,豌豆播種、脫粒都是靠機械,只有收獲還要依賴人工。“豌豆的秸稈弱,產量越高,越容易發生倒伏,所以目前除了人工,還沒有其他行之有效的辦法。”也正因為如此,一般建議農戶種植不超過20畝。“合作社季節性用工多,收獲的時候一天能有200多人。”
 
  拓渠道 求增值
 
  說到平谷,大家一定會想到平谷大桃。如何有效利用珍貴的土地呢?那就在桃園里種豌豆。“豌豆喜陰耐寒,北京3月中旬種上,6月就能收豌豆。這也正好是桃子開始套袋的時候,采光、時間都能錯開。這樣農民在收獲桃子之前就能先收獲一茬豌豆,增加了收入。”張濤說。
 
  “豌豆根部的根瘤菌是天然固氮菌,種植過程中不用施肥,不但防止土壤板結還起到保護土壤環境的作用,同時保護地下水資源不受污染。”張濤介紹,積極開展林下種植,豌豆大桃套種,增加收入的同時給大桃施加一茬天然氮肥,有效提升大桃的品質。“有的農民種完豌豆,下茬種玉米,這茬玉米的產量一畝地要提高300-400斤,效果很明顯。豌豆脫粒的同時秸稈粉碎還田,還可以減少后續的秸稈處理問題。”
 
  “2019年,合作社與東凡各莊村合作,村集體負責流轉土地和本地村民的用工,為豌豆種植保駕護航。合作社則每年給村集體10萬元的保底服務費,到年底還有3萬元的分紅。”張濤介紹,“桃樹、香椿樹下套種豌豆300畝,這是平原造林。在相關專家的幫助下,還在山上種植了藥食同源的百合30畝,黃花200多畝,既有景觀價值又有經濟價值,這是山區造林。”
 
  合作社設有基地技術部和農民田間學校,使豌豆畝產量增加到600-700斤。同時創新上茬種豌豆下茬種玉米、油葵、蔬菜的輪作模式,品種多樣、豐產增收又保護土壤。“在市、區、鎮植保站的幫助下,合作社成立了榮濤植物專防隊,到田間地頭授課、跟蹤指導,對豌豆種植進行統防統治,提高防控能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張濤說。
 
  “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這是合作社的目標。目前,合作社已經形成科研、育種、技術、服務、銷售在首都,基地建設和生產環節在商都的產業模式。合作社年收購干豌豆近萬噸,涉及云貴川、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地,輻射面積超過10萬畝,帶動4000多戶農戶吃上“豌豆飯”。
 
  走進合作社基地,一排直播間已經準備就緒。從豌豆籽種到豌豆粉,專注豌豆20多年的合作社一直在堅持,也一直在突圍。“我們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通過直播推銷合作社產品的同時讓大家了解各地優質農產品,做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從產品到產業的聚焦與放大,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各個環節的貫通。”張濤說。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