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盡快排水 澇災發生后應立即想方設法清理田間溝渠,加深畦溝和相應排水溝,通入河排水溝渠,盡快排水降漬,以保證花生正常生長。同時要抓緊洗苗,把葉片、莖稈上的泥土洗凈,以恢復葉片正常的光合作用。
2、及時中耕 受淹后,花生田土壤容易板結,及時中耕可以散去多余的水分,提高土壤通透性,幫助根系恢復生長。應掌握在地面泛白時進行中耕,要求深鋤,破除土壤板結層。要根據當地花生種植模式和生育進程選擇中耕方式,避免傷到果針和莢果。
3、合理追肥 由于澇災使土壤中的養分大量流失,造成花生嚴重脫肥。可結合中耕進行追肥,一般每畝可追施尿素5~10公斤,有條件的要注意增施一定量的鈣肥,促進莢果膨大。也可進行根外追肥,噴施1%的尿素和2%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每畝50公斤,連續噴施兩次,可以防止早衰,提高產量。
4、防治病蟲草害 田間高溫、高濕容易引發花生病害,如葉斑病、網斑病等病害,可噴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百菌清等殺菌劑,一般7~10天噴1次,連噴2~3次。雨水過后有利于雜草生長,花生田雜草與花生爭奪養分,不利于花生生長,所以,要及時進行除草。
5、化學調控 由于陰天光照不足,花生容易徒長,造成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調。對植株有徒長趨勢、群體過早封壟的地塊,可噴施多效唑、烯效唑等進行化學調控,能有效防止花生徒長。
河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2021年7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