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三門峽市水資源短缺、年降雨量少且時空分布不均、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小,水分生產效率低,干旱缺水一直是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因素。2021年三門峽市農業農村局土肥部門以實施國家、省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為抓手,牢固樹立“節水增產、節水增效、綠色發展”的理念,積極推廣旱作節水新技術。
今年分別在盧氏縣、靈寶市、陜州區、澠池縣建立了旱作農業節水技術核心示范區四個,示范面積2萬畝,示范帶動周邊節水技術面積8萬畝。
一是建立土壤墑情監測網絡。今年新建成土壤自動墑情監測點20個,全市墑情監測點已達到 43個。通過開展常年土壤墑情監測,定期發布墑情信息,根據農田土壤墑情制定農作物灌溉計劃,指導農民科學灌溉。推進測墑節灌,減少灌溉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促進水資源利用節約高效。
二是示范推廣集雨補灌技術。在設施農業和山地丘陵果園,以蓄積和高效利用自然降水為核心,配置新型軟體集雨窖(池),利用窖面、設施棚面及園區道路作為集雨面,蓄積自然降水,采用移動噴(滴)灌、注水灌等高效利用蓄積雨水進行灌溉,調配水資源時空利用。全市新建軟體集雨窖22個,2000余立方米。
三是示范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在果園和設施農業上,建立了10個水肥一體化示范區,示范面積3000畝。按照“肥隨水走、以肥促水、因水施肥、水肥耦合”的技術途徑,配置高效節水灌溉、精準注肥、水分養分自動監測等設備和采用物聯網云灌溉技術,示范區節肥30%以上、節水40%以上,實現水肥資源高效利用。
通過集成示范推廣節水技術,以點帶區擴面,提高旱作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實現農產品優質高產,全面帶動旱作節水農業大面積推廣應用,支撐服務我市農業高質量高效綠色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