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獲悉,該校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成功選育出大豆新品種“南農66”,并以240萬元的價格完成轉讓。
  “產量高、適用性廣、抗病性強,是該品種的突出特性。”據品種培育人、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王吳彬副教授介紹,“南農66”集合了多個優良性狀,首先是產量高,在湖北和黃淮海南片平均畝產分別達到205.51公斤和196.58公斤,這一產量接近美國大豆的平均水平。
  其次是品質優良,經農業農村部谷物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測定,“南農66”大豆的蛋白質和油脂總含量63.16%,屬于雙高品種,非常適合豆制品的加工。此外,該品種抗逆性好,成熟期耐高溫,青癟粒率低,對大豆花葉病毒具有較強抗性。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大豆要翻身,品種是關鍵。”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蓋鈞鎰表示,要打好大豆種業翻身仗,品種首先要突破,要符合市場需求、貼近百姓需求。在此基礎上,要不斷加強良種的生產和配套技術的推廣,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科研單位與種子企業緊密結合”的育繁推一體化途徑。
  受讓方圣地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慶華表示,該品種商品性好,百粒重大,是受老百姓青睞的“香餑餑”,公司將整合資源、加大推廣,與南京農業大學共同助推該品種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