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一號文件”精神,面對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多措并舉推進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破解種源“卡脖子”難題,助力打好種業“翻身仗”。一是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出臺《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實施意見》,制定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單位管理辦法,部署全市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力爭用3年時間摸清全市農業種質資源的家底。二是推進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市農科院、西南大學、重慶中一種業有限公司等近20家科研院所和種業企業,成立10個科企聯合體,其中農作物類科企聯合體7個,合力攻關種源“卡脖子”技術。三是深化品種管理制度改革。拓寬品種試驗渠道,不斷優化審定標準,引領科研育種綠色發展。四是實施品種后補助。對突破性品種和在生產運用中貢獻大效益好的大品種給予后補助,有力促進品種創新推廣和農業增效。(信息科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