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早上天剛亮,新安縣五頭鎮廟上村朝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育苗基地門前就排起了長隊,等待買紅薯苗的隊伍一直排到街上,路兩邊停滿了電動車、農用三輪車、大貨車。
“我是經朋友介紹從四川開車來的,沒想到這里的紅薯苗這么火爆,我都排一個多小時了。”批發商李先生說。
合作社負責人王麗濤介紹,從4月15日開售紅薯苗起,育苗基地平均每天售出60萬棵,銷往四川、湖北、湖南、陜西等20余省。
“是做粉條還是賣鮮薯?”“種植方法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可以給我打電話。”對于每個前來買苗的種植戶,王麗濤都會耐心詢問需求,推薦合適的品種。“大家都指望種紅薯致富呢,我必須對客戶負責。”王麗濤說。
育苗大棚里,一壟壟綠油油的紅薯苗長勢喜人,工人們正俯著身子忙著剪苗。“雇了50多個人剪苗,就這還供應不上。”王麗濤說。
王麗濤的育苗基地已經營7年,共有40個育苗大棚,基地以河南省農科院、山東省農科院等多家農科院為技術依托,是洛陽市高標準示范化紅薯育苗基地,每年培育出8000萬棵優質脫毒紅薯苗。此外,王麗濤還在五頭鎮二郎廟村、河北村等村種植了近10個品種共400畝的紅薯。每年靠售苗、賣紅薯就能收入200多萬元,同時帶動全縣11個鎮的2000余戶農戶種植紅薯。
同樣的售苗盛況還出現在磁澗鎮游溝村的洛陽市書明種植專業合作社。“一大早就有人來敲門,一直賣到天黑,一天賣出的紅薯苗就有50多萬棵。”合作社負責人張書明笑著說。
張書明種植紅薯已有20多年,是遠近聞名的“紅薯大王”“土專家”。他創立的“紅薯葉片分左右,埋三露四”栽培法可讓紅薯畝產量提高25%以上,曾獲得“河南省科普成果獎”一等獎。
靠著“獨門秘方”,張書明每年能賣春苗和秋苗兩茬紅薯苗,而且一上市就供不應求。“我的紅薯苗最遠賣到了海南。”張書明說。
“游主任,我定10000棵西瓜紅。”“游主任,去年種了你推薦的新品種紅薯,比我過去種的價格翻了一番,今年我決定再增加幾個種類,擴種10畝,你看種啥合適?”
這幾天,倉頭鎮供銷社主任游華南的手機從早到晚響個不停,有預訂紅薯苗的,有咨詢種植方法的。“一天能接上百個電話,微信一會兒沒看就有幾十條信息。”游華南說。
2018年起,游華南與河南科技大學合作,從種苗供應、技術指導到聯系銷售,輻射帶動倉頭鎮及附近村鎮發展紅薯種植5000畝。
為方便本地群眾買紅薯苗,游華南從2019年開始租賃大棚培育新品種紅薯苗。今年,他在倉頭鎮張村村建了20個溫室大棚,培育了8種適合本地種植的優質脫毒紅薯苗,預計每棚出苗50萬棵,可供3000畝地種植。
“我不僅要幫助群眾選種種紅薯、賣紅薯,以后還會培養幾個育苗專家,傳授育苗經驗,讓新安的紅薯苗叫響全國。”游華南說。(記者黃紅立通訊員劉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