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興安盟委副書記、盟長奇巴圖深入科右前旗、烏蘭浩特市調研種業發展情況。

奇巴圖走進內蒙古豐墾種業有限公司、內蒙古興豐種業有限公司,深入車間查看種子生產加工情況,詳細了解了企業發展、品種研發、育種材料、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廣銷售等情況。奇巴圖指出,種業企業要立足發展基礎、勇于創新,堅持走差異化的發展路子,打造各自品牌特色,加快發展壯大,促進我盟種業高質量發展,為提高優質糧食供給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興安盟生產經營玉米雜交種歷史20余年,現有民營企業6家,自2016年來共育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玉米品種45個,鮮食玉米品種2個,年平均生產種子7300余噸。優質品種盟內年推廣面積達250萬畝左右,在興安盟外的內蒙古東西部及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河北等地區,累計推廣面積950萬畝。企業是現代種業創新的主體,種業強,企業必須強,我盟種業企業雖然小,但是很有特色,種業發展基礎好,早熟品種有優勢、有市場,有發展潛力。
興安盟種子管理站作為全盟種業服務的排頭兵,更要深入貫徹習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認真分析奇巴圖同志在調研時指出的問題,結合興安盟區位優勢,落實“放管服”改革精神,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種業企業“卡脖子”技術攻關,為種業管理做好技術支撐,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開啟種業社會化服務嶄新篇章,為興安種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