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
我國種類最多的蔬菜類型
包括蘿卜(含櫻桃蘿卜)、白菜、甘藍、花椰菜、西蘭花......
其分布廣泛、種植面積大
約占全國蔬菜面積的30%以上
消費升級、科技飛躍、產業革新
未來產業將走向何方?
五位專家走進直播間
為大家深度分析
西蘭花
西蘭花,在我國從南到北一年四季均有栽培,且面積在逐年擴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2019年,我國西蘭花產量約1100萬t,市值90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2019年,我國西蘭花種植面積約有135萬畝,主要分布在浙江、云南、河北、江蘇、湖北、山東等省份。
在第二屆邢臺國際十字花科蔬菜產業大會(以下簡稱“十字花科大會”),288個西蘭花及西蘭苔品種集中亮相,它們形態不同,顏色各異。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占省評價,今年的西蘭花的栽培技術較去年整體有所提升,尤其是安排了兩個播期,便于檢驗品種的適應性。“目前大部分參展品種正處于觀賞期,大會地展非常成功。”

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占省
據了解,西蘭花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富含鈣、鎂元素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C、胡蘿卜素,一個西蘭花(350g)的營養價值相當于兩個蘋果、兩個番茄。同時,西蘭花的批發價、終端價格都高于普通大棚蔬菜,同時種植風險也比較小,具有很大發展前景。
“抗病性強、品質高、品種多樣化是今后西蘭花的發展趨勢。”李占省介紹,今年西蘭花的評選以品種抗病性為首要標準,密植、高產作為第二梯隊標準,同時結合品種的商品性,并以栽培簡易化、解放勞動力為目標。“未來五到十年,會更加重視抗黑腐病、根腫病品種的選育。”
甘藍
我國甘藍的年種植面積早在2006年便已達約1400萬畝,2012年,國內甘藍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占世界40.97%及46.79%,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國結球甘藍每年種植面積在40萬公頃以上,占全國蔬菜種植面積的25%—30%。

甘藍評選組組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張恩慧

甘藍評選組組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張恩慧介紹,甘藍是十字花科中一個大類,包含菜花、結球甘藍、球莖甘藍等9個變種。與去年相比,今年的甘藍展示品種具有種類齊全以及國外品種明顯增多兩個特點。
據了解,1690年甘藍引入我國,1971年我國開始進行甘藍的育種研究。目前,我國甘藍種植主要分為三個季節,包括春甘藍、夏甘藍、秋甘藍。因甘藍的生產以18—22℃為宜,為保障甘藍生產的周年供應,在夏季進行高山、高原蔬菜生產。
我國甘藍以炒食為主,同時具有生食、制作泡菜、脫水加工等食用方式。其中,生食是目前的發展趨勢。育種方面,更高的抗病性以及更好的商品性是未來的研究方向。
白菜
大白菜是普通老百姓餐桌上司空見慣的家常菜。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大白菜全年播種面積約4000萬畝,約占全國蔬菜總播種面積的15%,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也是北方冬貯數量最大的蔬菜。其產值超過600億元,在均衡市場供應、穩定蔬菜價格等方面舉足輕重。

河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陳雪平

在十字花科大會,白菜及快菜組323個品種呈現出靚麗景色。如何挑選好的白菜?河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陳雪平拿起一顆白菜,現場剖析好白菜的特性,“通常,好的白菜具有芯黃,葉梆薄,軟葉率高的特點,并且吃起來很鮮甜,不信您嘗嘗”,陳雪平介紹道,白菜又稱百菜之王,品種豐富,烹飪方法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紫白菜富含花青素,但花青素易溶于水,因此紫白菜適合鮮食,也就是通常說的做蔬菜沙拉,既能保證營養,看起來也美觀。”
未來白菜的育種改走向何方?陳雪平表示,未來白菜的育種也將緊扣市場,注重抗性的同時,更加看重商品性。
花椰菜
花椰菜,又名花菜、椰花菜、甘藍花,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常見菜。它不僅味道鮮美,口感脆嫩,而且營養價值豐富,熱量還低。花椰菜的產區相對聚集,全國種植面積約400萬畝。
北京捷利亞種業有限公司、河北捷如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育種家張全杰介紹,本屆十字花科大會征集到了400多個花椰菜品種。其中,中晚熟品種較多,早熟品種較少,播期最早的品種在6月20號便已開始種植。

北京捷利亞種業有限公司、河北捷如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育種家張全杰
張全杰介紹,花椰菜的花球在溫度變低后才會正常發育,病蟲害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少。因此,花椰菜在后期管理用藥很少,消費者無需太過擔心花球上會殘留農藥。
目前國內主栽松花菜比較多,花椰菜品種整體差異性不明顯,存在同質化現象。對此,張全杰呼吁加強花椰菜基礎材料創新,以此來帶動育種技術的進步,增強品種多樣性。
“種子科研的創制是一個持續的工作。十字花科一個材料的創制,一般至少需要七年時間。”作為首席育種家,張全杰認為,育種方向的制定非常關鍵。要根據對未來消費趨勢的預測來確定育種方向,據此準備材料,為更多新品種的創制作準備。“花椰菜的育種不僅要滿足消費者,還要方便種植者,口感好、適應性強的品種會越來越受歡迎。”
蘿卜
蘿卜是我國主要的蔬菜類型之一,在全國廣泛栽培達150萬公頃。根據不同用途,蘿卜可分為菜用、水果及加工腌制等類。
北京捷利亞種業有限公司產品副總高秀英指出,蘿卜產品消費結構面臨升級機遇,消費者對品質提出更高要求,蘿卜生產經營者也正在提升產品質量、塑造品牌,并結合資源實際,開發蘿卜食品。

北京捷利亞種業有限公司產品副總高秀英



應對產業發展趨勢,育種要側重哪些工作?在高秀英看來,白蘿卜在商品性提高基礎上,要增強抗性、品質,選擇綜合性狀優秀的品種,同時與機械化相結合,適合機械化種植、采收;水果蘿卜則要求高品質、口感甜脆,尤其反季節種植走俏,在商品性狀方面,皮色和肉質顏色在不同氣候條件下表現穩定一致的品種更受歡迎,抗性方面,要求抗病、耐熱、耐濕、耐雨、耐抽薹等。“對種植者及流通商來說,希望水果蘿卜向小型化發展,適收期長、不易糠心、貨架壽命長。”
“蘿卜富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磷、鐵、硫等無機鹽類,常吃蘿卜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并具有增進消化淀粉酶的作用。”高秀英提出,要深入挖掘豐富的蘿卜資源,選育更多蘿卜新品種,同時,開發其他蘿卜保健食品或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