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主辦的“大豆藏糧于技”中黃35超高產大豆示范現場會在新疆石河子市召開。“大豆藏糧于技”重大科研任務和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韓天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技推廣站站長盧守文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
會上組織了以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智海劍教授為組長的專家驗收組對新疆石河子市四宮村農戶程貴紅種植的中黃35超高產大豆試驗示范田進行現場驗收。按照《全國油料作物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大豆測產辦法”,對被測地塊進行產量結構計算和實收計產。
該地塊總面積10.5畝,實收實打1.08畝。實收地段平均畝株數17866株,株高62.5厘米,單株莢數39.56個,百粒重24.75克,經水分速測儀實測籽粒平均含水率為12.11%,按驗收標準13.0%計算,畝產為416.89公斤。這是該品種再次創畝產超400公斤的全國大豆超高產典型。
中黃35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大豆高產優質育種創新研究組選育的超高產高油大豆新品種。該品種先后通過國家黃淮海北片和北方春大豆晚熟組以及內蒙古和吉林省審定,適合京、津、冀、魯、晉、陜、甘、寧、遼、吉、蒙和新等12個省市推廣種植,適宜區域為35°N~45°N,覆蓋北方春大豆和黃淮海夏大豆兩大生態區。2009~2020年連續五年在新疆地區創畝產超400公斤的全國大豆高產典型,其中2012年創畝產421.37公斤的全國大豆超高產記錄。
專家組一致認為,中黃35大豆品種在覆膜滴灌水肥同步栽培條件下再次創造超高產典型,顯示了該品種具有很大增產潛力,建議在適宜地區擴大推廣應用。該項目是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大豆藏糧于技”重大科技項目的支持下取得的又一創新成果,為我國大豆增產提供科技支撐和新途徑。

參加現場驗收會活動的還有大豆“藏糧于技”重大科研任務團隊成員,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綜合試驗站站長及團隊成員,新疆農墾科學院、當地種植大戶和媒體記者等5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