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不容小覷。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農業栽培技術不斷融入新的科技成果,并不斷向科學化、精準化、規模化方向發展。五種新型農業栽培技術到底新在哪里呢?
一、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就是用土壤以外的其他物質培養植物的方法,主要有水培、霧培、基質栽培三種,基本原理都是通過不同物質直接向植物的根系輸送養分,為植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根系環境。這種技術培育出來的植物生長快、發育好、產量高,便于科學規范的管理,目前主要適用于蔬菜和花卉的培育。
二、立柱式栽培
立柱式栽培是將盛有植物生長所用基質的器皿堆積形成柱體,使得植物在柱體四周生長,從而充分利用空間的栽培技術。每個立柱的頂端都裝有淋滴系統,營養液由最頂端的塑料盆逐層流到最下層的塑料盆中,下層的水泵將回收的營養液運輸到最頂層,以此形成一個循環系統。立柱式栽培適用于栽培植株大小適中的蔬菜和水果,其果實既利于采摘,又無污染。
三、墻體栽培
墻體栽培與立柱式栽培類似,都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上充分利用立體空間,擴大種植面積。不同的是墻體栽培將墻壁與管道相結合,立在墻壁上的管道內裝有機質,為植物的根系提供養分,植物則向墻外生長,更有利于節省空間,同時還可以美化墻體,有較強的觀賞性。這種栽培技術一般用于栽培花卉和葫蘆科、薔薇科等蔓生植物。
四、生態餐廳
生態餐廳是將生態農業與綠色餐飲相結合的一種栽培技術。生態餐廳作為一個巨大的溫室空間,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土壤、溫度、濕度、人造景觀等,使得餐廳充滿綠色,這樣的生態餐廳像是一個微縮的生態系統。生態餐廳里面種植的植物有蔬菜、水果、花卉等,兼具美觀和實用等特點。
五、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是一種全智能化的大棚栽培技術,通過人工技術手段,為植物的生長提供優質的自然光溫條件,讓植物全天候生長,以達到高效生產、綠色無污染的效果。設施農業主要包括設施園藝和設施養殖兩大部分,設施園藝主要用來種植瓜果、蔬菜、花卉等,但是成本高,目前尚未普及。
以上五種新型農業栽培技術,它們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資源,同時又降低了成本。新型的農業栽培技術是我國農業技術水平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的典型,使得農業不僅僅只是一種傳統農業,它融合了工業和第三產業。因此廣大農民要因地制宜地開發新技術、新農業,帶領農村走向現代化。
(李明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