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安徽界首市泉陽鎮張樓村冬瓜種植基地里,綠油油的冬瓜秧開滿了一朵朵黃花,勤勞的小蜜蜂在花朵上飛來飛去,也趕來幫助傳粉。種植大戶蔣明巨帶領十幾名群眾正在忙著給延秋冬瓜搭架子、掰叉子,在為冬瓜豐產豐收做準備:“我流轉的有100畝地,種的是‘黑帥’冬瓜,這個品種產量高,耐儲存運輸。我采取的是立體種植,這種方法種植出來的冬瓜果型好,還不會出現白肚皮現象,提高了品質,賣價也高。”
據了解,“黑帥”冬瓜瓜形美觀,整齊一致,炮彈形,顏色深黑透亮。瓜長80厘米左右,橫徑23厘米左右,肉厚,心室小,單瓜重20公斤左右,耐貯運,播種至收獲約120天。產量比普通冬瓜增產30%以上。蔣明巨是張樓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妻子張秀英生病手術花光了家里的積蓄,又欠下外債四五萬元,家中九十多歲老人常年需要照顧,家里的重擔完全壓在他一人身上。在村干部的幫助下,他最終決定嘗試包地種植冬瓜。有政府扶貧政策的支持,有幫扶干部的熱心幫助,他越干越有信心,越干越有經驗,種植面積也由最初的20畝,發展到現在的100畝,種植的不但有冬瓜,也有生姜、西瓜等經濟作物。通過努力,他不但順利脫貧,還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今年的冬瓜產量不錯,平均畝產在7000公斤左右,價格也好,到地頭來拉貨,每斤都是六毛五到七毛,早春冬瓜賺了30萬元左右,麥茬冬瓜長勢也不錯,希望也能賣個好價錢。”蔣明巨脫貧致富不忘鄉鄰,除了向村民傳授冬瓜種植技術,還讓村里的貧困戶到他的基地里干活,增加他們的家庭收入。“今年秋收以后,我打算再流轉100畝土地,擴大冬瓜的種植面積,同時帶動周邊的群眾一起種植,走共同致富的道路。”蔣明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