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常見的食材之一,番茄在水果攤上是水果,在菜市場里是蔬菜。曾幾何時,因為缺少番茄味兒,番茄在市場上漸漸失寵。如今,經過北京市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的探索研究,皮薄、沙瓤、酸甜多汁的番茄又重回市場,讓市民找回舌尖上的“兒時味道”。

北京金六環農業園針對高品質番茄,開展品種篩選、不同肥料EC濃度調控和灌水量下限測試試驗,現已初見成效。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昌平區的北京金六環農業園大棚,濃郁的番茄香味撲鼻而來,番茄藤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番茄,將熟透的番茄輕輕一掰,果肉鮮紅,飽滿多汁,讓人垂涎欲滴。據介紹,番茄的根系發達,吸水能力強,養分需求高,常規番茄種植要求土壤相對含水量一般保持在80%左右,肥料EC濃度控制在3左右。為進一步提升番茄品質,今年,園區針對番茄分別作了品種篩選、不同肥料EC濃度調控和灌水量下限測試三項試驗,通過探索番茄整套生長體系尋找番茄最適宜的水肥條件。
“園區今年篩選的番茄有粉優3號、壽研、京番308等6個品種。我們將棚內番茄的灌水量下限分成50%、60%、70%和80%四個處理區,當土壤干旱狀態達到設定的灌水量下限,便一次性澆水到灌水量上限的90%,以此確定土壤的相對含水量達到哪個下限值時,番茄的品質能夠達到較好狀態。”北京金六環農業園技術員晏麗瑞表示,肥料EC調控中的濃度也對番茄品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園區還單獨在一個大棚內保持水量不變,將肥料EC分為2.5、3.5、4.5、5.5四個濃度,判斷肥料EC濃度對番茄生長狀態和品質的影響。
經統計,目前,灌水量下限保持在60%時番茄產量最高,比常規番茄產量高30%左右;灌水量下限保持在70%、80%時,番茄品質更穩定;肥料EC濃度5.5的番茄品質較好,但產量較其他EC濃度稍低一點。
晏麗瑞表示,目前正在通過品種篩選、肥料濃度調控和灌水量的研究等實驗,集成高品質番茄生產的關鍵技術。下一步,金六環農業園將對昌平各大園區及種植戶進行指導,推廣實施,讓高品質番茄生產有標準可依,有技術可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