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農民正在“大韓白春”示范基地收獲、裝運白蘿卜。
日前,走進貴州省威寧自治縣草海鎮中海村貴州大學耐抽薹性蘿卜新品種“大韓白春”示范基地的田間地頭,一片片白蘿卜郁郁蔥蔥、生機盎然,隨處可見菜農們收獲、裝運白蘿卜的忙碌身影,一車車優質白蘿卜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
當天,貴州省科技廳組織有關專家,對貴州大學承擔的“強冬性蘿卜資源評價鑒定及種質創新研究”項目在草海鎮中海村耐抽薹性蘿卜新品種“大韓白春”示范基地進行田間測產。經測產,耐抽薹性蘿卜新品種“大韓白春”單產達6350公斤,按照目前市場收購價1100元/噸計算,單季畝產值達6985元。通過實測產量和田間觀察,測產專家一致認為耐抽薹性蘿卜新品種“大韓白春”產量高,綜合抗性強,口味好,品質優,市場性價比高,效益好,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白蘿卜優良品種。
貴州大學蔬菜團隊主要負責人張萬萍表示,威寧縣適合種春夏蘿卜、夏秋蘿卜和秋冬蘿卜,但品種選擇不當,會造成先期抽薹,失去商品性。團隊去年以來在蘿卜新品種引種觀察方面做了許多工作,篩選出適合不同季節種植的蘿卜新品種,供廣大種植戶參考,抽薹性蘿卜新品種“大韓白春”就是其中之一。同時,良種要配良法。“目前蘿卜種植有兩個重要技術問題需要解決,一個環節是保證內在品質,確保病蟲害綠色防控,另一個是確保外觀品質,土層要疏松,地下害蟲防控好。”張萬萍說。
“種一季蘿卜,品種搞對了,技術到位,收益就有保證了。”看到地里的蘿卜豐產又豐收,威寧特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卯昌永高興地說。
據張萬萍介紹,貴州大學蔬菜團隊于2019年收集來自國內外的不同生態類型蘿卜新品種,在威寧自治縣草海鎮中海村開展強冬性蘿卜優異種質資源的篩選和整理工作,通過田間鑒定、形態學鑒定、品質分析、生理生化指標等鑒定方法,篩選出適合貴州栽培且冬性強的耐抽薹性蘿卜新品種“大韓白春”,并開展配套栽培技術體系研究,包括品種選擇、最適播期、田間管理、病蟲害綠色防治以及采收等環節。依托威寧特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產學研結合,打造試驗示范基地,有力助推威寧蔬菜產業發展。
劉軍林 文/圖













